奇书网

奇书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第二章 > 二创设安全探究氛围的主要策略和原则(第1页)

二创设安全探究氛围的主要策略和原则(第1页)

二、创设安全探究氛围的主要策略和原则

皮亚杰特别强调建立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环境,为儿童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要通过鼓励儿童真正尝试,支持那些大胆谈出不明确的想法和供选择的解释或有其他推测的儿童,为他们建立一个心理安全的环境。雷泽·戈尔伯(LazerG)曾用下面的论述来表达皮亚杰概括的课堂环境的实质:[1]

真正困难的是要培养一种气氛、一种风气,儿童的想象在其中变得敏感,以设想出感官所不能传达的东西,以具有不羁的、令人兴奋的观念,即那种由于想象的奔放,同以前过去的一切似乎无关,或者至少是暂时无关,而在不断向前发展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崭新的观念。这样一种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相互尊重和耐心。在这种环境里,一个儿童宣布她制造了一个能永远摆动的钟摆时,不会受到叫喊和笑声的反对,而会听到认真而羡慕的提问,在这里,不强迫某个儿童去看一个解剖标本,也不公开一个私下的求助。这个环境使孩子有时间进行调整和体验失败,有时间闲读或思考,或茫然凝思,自己解开纷乱的头绪,找到认识的道路。

这是一个愉快的地方,它不受为使成人满意而限制良好情绪的做法所支配,而是充满着能动性,感情与任务以及同伴的认可相联系。在这里,喜悦和忧伤也像知识一样被分享……

上述论述很发人深省。在实践中我们也尝试了许多做法。总体来说,要为幼儿创造一种安全的学习和探究心理环境,教师必须成为幼儿的支持者,了解并鼓励幼儿的意图、行动、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创造性。

1。给予幼儿出错的权利

科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证实,错误在儿童的科学探究和概念形成中具有建设性的意义。

例1儿童面前摆着8个绿片和3个黄片。

教师问:绿片多呢还是塑料片多?

儿童在想:绿片多呢还是黄片多?

儿童回答:绿片多。

例2幼儿面前摆着10片杨树叶和6片银杏树叶。

教师问:是树叶多呢还是杨树叶多?

幼儿在想:老师问我杨树叶多还是银杏树叶多。

幼儿的回答:杨树叶多。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当一个前运算儿童说绿片多、杨树叶多时,他是相信他眼前的事实的,真真切切摆在他面前的实物的。由于他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容纳整体和它的部分,所以,他不能考虑最初教师提出的问题,他是按照他的理解向自己提问,因此注重于部分与部分的比较上。

教师要给予幼儿出错的权利,并应把幼儿的错误作为了解他思维线索的机会和背景。而不要为了得到教师认为正确的答案而去追问幼儿。追问往往会使幼儿变得谨小慎微,只敢说教师认为正确的东西。

在上面提到的情况,如果教师认为幼儿错了而继续提问:“那是错的,你看不出来吗?”或者说:“你再想想。”

幼儿会想:你的意思是银杏树叶多了?可这讲不通啊,明明银杏树叶少嘛!……我实在想不明白。我一定很笨。我干脆就查看老师的眼色找线索吧。

当幼儿不知所措把目光投向老师时,我们的老师往往会告诉幼儿:“不是树叶比杨树叶多吗?”也有的教师不用语言直接告诉幼儿,而是用手势、眼神,有时用口型告诉孩子。这些做法会使幼儿想:真的吗?我不明白。我一定很笨。好吧,既然老师要什么我就说什么吧。

幼儿最终回答:对,是树叶多。

教师不接纳幼儿的错误,对于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都是不利的。教师从幼儿那里听到的回答将总是成人式的;没有敢于作出诚实回答的自由,幼儿永远不会显露出他真实的思想,教师也永远接触不到幼儿的真实认识水平。教师也就无法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对于幼儿来说,他很快就学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而相信正确的答案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他们开始从教师那里而不是从探索结果和事实中寻找答案。

实例1开水浇花

金秋十月,**盛开。幼儿为了把幼儿园装扮得更加美丽,纷纷从家里带来了一盆盆五颜六色的**。他们可喜欢这些**了,每天围着观看,还为花浇水。

这天,一个小朋友突然跑过来说:“老师,腾腾用开水浇花呢!”我忙走过去,果然看到他杯子里的水冒着热气。我问他:“你为什么用开水浇花呢?”他回答说:“你不是说过不让小朋友喝生水吗?我也不想让**喝生水,那样不讲卫生。”多么天真的孩子呀!我刚要告诉他浇花不能用开水,但转念一想,这不正是让孩子探究的好机会吗?何不让孩子按他自己的意图试一试呢?想到这里,我对幼儿说:“开水浇花行吗?”幼儿有的说不行,有的说行。我继续说:“到底能不能用开水浇花,咱们试试看。腾腾,你每天继续用开水浇这株花,看看是凉水浇的花长得好,还是开水浇的花长得好。”腾腾当然很乐意,他非常自信地把开水浇到了花盆里。

为了增强幼儿探究的兴趣,我为腾腾做了一个纸杯子标记,让他记录给**喝开水的杯数。这项活动也吸引了许多小朋友,他们密切注意着**的变化。渐渐地,他们发现用凉水浇的花越开越大,而腾腾的花头两天还没什么变化,后来却低下了头,叶子也耷拉下来了。幼儿边观察边议论:“看咱们的花开得多大呀,腾腾的花开得那么小,还那么不精神……”终于有一天,腾腾忍不住跑过来哀求我:“老师,你看我的花快要死了,你能不能救救它呀?”看到他一副伤心的样子,我抚摸着他的头对小朋友们说:“你们看腾腾用开水浇的花怎么了?”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花被烫坏了,有的说用开水浇的花不会开。这时,我问幼儿:“到底应该用什么水浇花呢?”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用凉水浇花。”

通过实践和观察,幼儿最终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我真为他们感到高兴。此后,我既肯定了腾腾爱动脑筋,坚持试验的态度;又为他提供了一盆**,让他用正确的方法照料。

在腾腾用开水浇花的这些天中,曾有几位家长找过我。他们起初对我的做法很不理解,认为明知不能用开水浇花,为什么不告诉孩子,而要让他们尝试用开水浇花呢?我耐心地向家长作了解释,很快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后来,部分家长还参加了我们班“植物为什么要喝凉水”的系列探究和讨论活动。

通过这件事,我更充分地认识到,教师应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使幼儿大胆地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新的经验。

唐山市第一幼儿园李媛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到直接经验的影响,也就是说幼儿具有心理学上所说的“转导推理”的思维特点,“开水浇花”就是典型的一例。教师的可贵之处在于:

(1)尊重幼儿,给幼儿出错的权利,接纳幼儿的错误认识

当孩子用开水浇花时,教师不是去指责他,而是去了解“破坏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通过询问了解到孩子不是想搞“破坏”,而是出于想让**和小朋友一样“讲卫生,喝开水”的善良动机。这样不仅保护了幼儿善良的愿望,而且了解了幼儿的原有经验和认识水平;同时也为幼儿提供了心理安全的探究环境,为教师进一步的指导提供了依据。

(2)让自然结果的反馈调整幼儿的认识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我们认为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让自然结果的反馈,让客观事实调整幼儿的认识。这不仅可以使幼儿在心理上感到更安全,而且可以使幼儿逐渐形成尊重事实、相信通过探究能解决问题的意识。长期以来,教师往往直接肯定、纠正孩子的对错,不给孩子尝试的机会,使幼儿感到“真理”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从而造成孩子对教师的依赖和迎合。他们常常不是依据事实得出结论,而是通过揣摩教师的态度说出答案。而李老师这样的科学教育活动能够逐步养成幼儿尊重客观事实,依据事实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和品质。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