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pdf > 二自然角和种植园(第1页)

二自然角和种植园(第1页)

二、自然角和种植园

自然角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区之一,是他们观察和研究动植物的重要场所。自然角多是摆花养鱼,幼儿很少光顾,即使光顾也只是很短暂的驻足停留,幼儿主要的活动就是给植物浇水,给鱼喂食换水,此外,幼儿更多的是无目的的短暂观察和无意识的摆弄。为了让自然角充满生机和活力,激发和支持幼儿有更多的探究和发现,教师需要认识和了解自然角和种植园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特征。

(一)自然角和种植园的核心价值

自然角和种植园的核心价值是让幼儿了解和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生命的多样性、生命体的特征、生命体的周期性以及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及其对环境的依存。

1。生命的多样性

在任何时刻,地球上都同时存在着数百万种不同类型的有机体,有些彼此很类似,有些则大不相同。生物学家根据这些有机体的相似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种类和纲目。在所有有机体中,最基本的区别是植物和动物。植物直接从阳光中获取能量,而动物则消耗植物合成的高能量食物。对于人类来说,保持物种间的多样性是十分重要的。

2。生命体的特性

生命体有一定的基本需求。动物需要空气、水和食物,植物需要空气、水分、养分和阳光。生命体只有当环境满足其需要时才会生存下来。世界有很多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环境支持不同类型的生命。

每种植物和动物都有不同的结构,这些结构服务于生长、生存和繁殖等不同功能。

生命个体的行为受到内部提示(例如饥饿)和外部提示(例如环境的变化),生命体都具有帮助它们检测内部和外部提示的感官。

3。生命体的生命周期

植物和动物都有生命周期,包括诞生、发育成熟、繁殖和逐渐死亡。不同的生命体的生命周期细节不同。

植物和动物与它们的亲本或双亲有许多雷同之处。

生命体的许多特征是从双亲继承来的(遗传特征),但是其他特征是与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习得特征),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4。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及其对环境的依存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每一个物种都与其他物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植物为其他有机体提供食物、住处和巢穴。许多植物依赖动物的帮助来繁殖(如蜜蜂传授花粉),并且还可以从动物那里获取某些营养(如动物粪便中的矿物质)。

一种生命体的行为模式与这种生命体所处环境的性质有关,包括该环境中其他生命体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得到的食物和资源以及环境的物理特征等。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有些动物和植物可以幸存和繁衍,有些则死亡或迁徙到其他的地方。

所有的生命体都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有些变化对这种生命体或其他生命体是有害的,有些变化则是有利的。

(二)自然角和种植园的基本特征

1。自然角里的动植物需要生动而有序地呈现

长期以来,自然角里的植物和动物大多是随意摆放,或者教师从审美的角度进行组合,使其错落有致。看青看绿是其主要的价值。

要让植物角里的每一种动植物都发挥其最大的教育价值,就要有序的、有结构的组合与呈现动植物,使幼儿乐于探究,有更多的学习和发现。

这里种植的植物应该是那些幼儿感兴趣的、容易种植的和生长变化快的植物。它们的呈现方式取决于它们能够而且应该实现的教育价值。

(1)由幼儿的疑问或争议引发的指向适宜教育目标的种植活动和对动物的观察与饲养

幼儿关于植物的疑问或争议正是我们创设自然角的依据和教育生长点,它可以蕴涵许多适宜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如关于豆子种在水里和土里哪个能发芽且长得快?种子放在空碗里、放在很高的水里、放在干土里、放在不断浇水的土里,哪个能发芽而且生长得快又好?……这些关于植物的问题直接可以导向幼儿通过自己的实验获得关于植物发芽、生长条件的经验。龟壳是哪只乌龟掉的?会掉光吗?青虫怎样吃食和过冬?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增长了幼儿关于动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和特点、动物的食性等方面的经验。这一系列幼儿有疑问或有争议的问题引发了幼儿的探究热情,并使幼儿获得了有价值的经验。

(2)生长变化明显的植物,使幼儿在一定时间内了解植物从种子——果实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

室内外的自然角是幼儿亲眼目睹植物一生的重要场所,教师可以为幼儿选择那些生长变化快,而且能让幼儿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照料植物,了解它从种子——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的全过程。春夏可以种芸豆、丝瓜、葫芦、玉米、向日葵等,冬天可以种白菜头、各种萝卜,直到开花、结籽。

(3)各不相同的植物进行有序的组合,使幼儿感到植物物种繁多

以往我们自然角中常有的各种植物,可以根据叶子、茎和根的不同,从各种角度以各种方式呈现,让幼儿发现和感受植物物种的繁多。例如,我们可以让幼儿根据叶形的不同,按幼儿自己心中的“类”把现有的花进行重新的组合和摆放,观察、探讨和表征叶的相同和不同。还可以用同样的方式鼓励幼儿在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对根、茎、花和果实进行探究和认知。

(4)建立动物与植物的相互依存关系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日常对动植物的照料过程中,通过亲身的实践和实验,感受和了解到动物与植物之间简单的依存关系。如可以将给乌龟、鱼换下来的水浇到植物上,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幼儿会发现动物的排泄物是植物良好的肥料。幼儿还发现,青虫不仅以树叶为食,为了过冬,它们还会把自己的身体包裹在树叶里,多么深切的依存关系。

2。幼儿与动植物的接触要富有探究和发现

以往,幼儿与自然角里动植物的接触往往是照料和一般性的观察,如何让这一过程更富有探究和发现呢?我们认为关键在于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实验和验证,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发现问题的答案,自己得出结论。

这块龟壳是哪只乌龟的呢?带着这个问题,幼儿通过观察、比较,通过一对一的验证,自己得出了结论。乌龟的甲壳会不会越掉越少,直至没有了呢?带着担心的疑问,经过了许多天的观察,他们终于打消了顾虑,并惊喜地发现它换上了更绿的新装。

对于种子怎样发芽,幼儿说法不一:种在干土里;种在土里但一定要浇水;泡在水里;甚至有的幼儿说放在空碗里。尽管有些幼儿的假设有明显的错误,但教师不是用判断或告诉幼儿对错的方式向他们灌输知识,而是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法试试。幼儿经过亲身种植和一段时间的期待,会自己得出结论,调整认识,进行一次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

让幼儿与动植物的接触富有探究和发现,是鼓励和支持幼儿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和探索建构知识,从而获得真正内化的知识经验,不仅如此,幼儿还在亲身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了科学思维的品质,让幼儿从小学会学习。

在幼儿与动植物富有探究和发现的接触中,他们还用自己的双手、双眼和智慧发现了自然界的奥秘,目睹了自然界的奇妙,体验到了发现的乐趣。

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用科学的眼光和理念、创造的热情和智慧来重新审视和重建小小的自然角,愿我们每位教师通过激发和鼓励幼儿与动植物接触、探究和发现,萌发他们对自然、对科学、对科学家的敬畏和尊重,更萌发他们对自然、对科学、对科学家的崇尚、亲近和追求。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