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条创新奖的奖励对象为,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具有创新性和明显示范作用的工程项目,以及在绿色建筑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第五条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创新性包括,符合气候地域特征的先进适用的技术集成和创新、建筑艺术与绿色建筑技术的有机结合、采用绿色施工与运行管理保障措施的实施效果。
第六条住房城乡建设部归口管理创新奖。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负责创新奖的日常管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地区创新奖的申报、初审和推荐上报。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七条申报创新奖的项目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综合效果显著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等工程项目。
(二)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管理规定,以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规范。
(三)因地制宜地采用适宜的绿色建筑技术、工艺与产品,运营管理水平较高,实现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统一。
(四)取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五)项目无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和隐患。
第八条创新奖申报单位原则上由工程项目建设、规划设计、施工总承包、技术咨询等主要参建单位联合申报;也可经建设单位同意后,由设计、施工总承包单位联合申报或其中一家单独申报。其他参建单位可随主要参建单位申报。
………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六条本细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解释。
五、实训演练
拟班级公物管理细则一份。
章程
一、章程的概念
章程是一个组织或团体的规范和组织成员的言行准则,由该组织或团体的最高代表大会制订发布。章程有全局性的,也有局部性的,全局性的必须求全,回答的问题越多越好。它必须考虑到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才能疏而不漏;局部性的章程,要具体化,避免抽象和笼统。
二、章程的种类
(一)组织章程。由各类社会组织制定,用以对本组织的性质宗旨、任务机构、人员构成、内部关系、职责范围、权利义务、活动规则、纪律措施等作出明确规定,如《中国共产党章程》《××基金会章程》等。
(二)业务工作章程。主要由有关企事业单位制定,阐明其业务性质、运作方式、基本要求、行为规范等,如《××学院办学章程》《招生简章》《招工简章》等。
三、格式及写法
(一)总则(总纲)。章程的总则(总纲)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该组织的性质、宗旨、任务。有的还要交代一下组织的名称、指导思想和组织本身的建设要求等。在写法上,开头就要切入本题,第一条或第一句话就是具体的规范内容。
(二)分则。这部分是章程的主体,内容较多,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该组织的组成人员。包括参加该组织的条件、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等。
2。该组织的组织构成(包括中央或全国、地方以及基层等几级的组织构成)。主要由最高权力机关、最高领导机构与常务机构(地方组织的构成则为地方领导机构与办事机构)的设置、产生、任期、职责及相互关系等。
3。其他有关问题。主要是纪律制度、与有关组织的关系、经费问题等,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在写法上,结构顺序的安排是从成员和组织自上而下,由内到外,先主后次。要合理分章分条,使各章内容相互独立,不能交叉。同时,又要先后有序,条款清楚,使整个章程分则为条章,合则为整体。
(三)附则。这是最后一章,一般只讲清生效日期与实施要求即可。
章程往往先以“草案”“征求意见稿”的形式发出讨论,再集中修订,提交组织或团体的最高会议通过后颁布施行。
四、注意事项
(一)行文严谨周密。章程作为行政法规使用且须遵照执行,它必须具有严密性和严肃性,要求在行文上具备严谨、周密的特点。在严谨周密的前提下还要做到把握准重点与非重点,处理好主与次、详与略的关系。
(二)条例明晰具体。章程在表达上必须条分缕析、明确具体。如果按照一般文章的结构形式,把正反面的内容放到一起,而不分条款地加以说明,势必会出现模糊不清和丢三落四的情况。
(三)措辞无懈可击。其他应用文章也要求语言简洁准确,无懈可击,但章程在这一点上表现更为突出。这是章程权威性和严密性在语言上的具体体现。
(四)由于章程这类文书带有法规性和权威性,因此,要写好它,必须熟悉有关的法律常识和专业知识。
五、典型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