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应用文写作案例教程马培安课后答案 > 第二节 总结(第1页)

第二节 总结(第1页)

第二节总结

一、总结的概念及特点

总结是对前一阶段工作或学习进行回顾、检查和分析研究,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获得规律性的认识,以便指导今后实践的一种事务文书,是应用写作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文体。总结有如下特点:

(一)实践性。总结是实践的本质的反映,它的对象是自身的工作,它的内容应当完全忠实于自身的实践活动。

(二)回顾性。回顾过去,对前—段的工作进行检验,但目的还是为了做好下—段的工作。

(三)客观性。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的文种,这决定了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

(四)经验性。总结还必须从理论的高度概括经验教训,对今后的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五)业务性。一般来说,总结是本单位、本部门、本系统的人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它的业务性、技术性比较强。

二、总结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总结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按范围分,有班组总结、单位总结、行业总结、地区总结等,当然也有个人总结;按性质分,有工作总结、教学总结、学习总结、科研总结、思想总结、项目总结等;按时间分,有月份总结、季度总结、半年总结、年度总结、一年以上的时期总结等;按内容分,有全面总结、专题总结等。

三、格式及写法

(一)综合性总结。一般包括标题和正文两部分。

1。标题。总结的标题有种种形式,最常见的是由单位名称、时间、主要内容、文种组成。有的总结标题中不出现单位名称。有的总结标题只是内容的概括,并不标明“总结”字样,但一看内容就知道是总结。还有的总结采用双标题。正标题点明文章的主旨或重心,副标题具体说明文章的内容和文种。

2。正文。和其他应用文体一样,总结的正文也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各部分均有其特定的内容。

(1)开头。总结的开头主要用来概述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工作性质、主要任务、时代背景、指导思想,以及总结目的、主要内容提示等。作为开头部分,要注意简明扼要,文字不可过多。

(2)主体。这是总结的主要部分,内容包括成绩和做法、经验和教训、今后打算等方面。这部分篇幅大、内容多,要特别注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主体部分常见的结构形态有三种。

第一,纵式结构。就是按照事物或实践活动的过程安排内容。写作时。把总结所包括的时间划分为几个阶段,按时间顺序分别叙述每个阶段的成绩、做法、经验、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是事物发展或社会活动的全过程清楚明白。

第二,横式结构。按事实性质和规律的不同分门别类地依次展开内容,使各层之间呈现相互并列的态势。这种写法的优点是各层次的内容鲜明集中。

第三,纵横式结构。安排内容时,即考虑到时间的先后顺序,体现事物的发展过程,又注意内容的逻辑联系,从几个方面总结出经验教训。这种写法,多数是先采用纵式结构,写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情况或问题,然后用横式结构总结经验或教训。

主体部分的外部形式,有贯通式、小标题式、序数式三种情况。贯通式适用于篇幅短小、内容单纯的总结。它像一篇短文,全文之中不用外部标志来显示层次。小标题式将主体部分分为若干层次,每层加一个概括核心内容的小标题,重心突出,条理清楚。序数式也将主体分为若干层次,各层用“一、二、三……”的序号排列,层次一目了然。

(3)结束语。结束语是正文的收束,应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的方向、任务和措施,表明决心、展望前景。这段内容要与开头相照应,篇幅不应过长。有些总结在主体部分已将这些内容表达过了,就不必再写结尾。

(二)专题性总结。专题性总结又称单项总结,它是对某项工作、某方面的问题、某种活动的专门性总结。这类总结对象明确,针对性较强,内容比较集中。专题性总结偏重于总结经验、反映情况。一般对存在问题、今后努力方向不提或一笔带过。专题性总结结构与综合性总结类似,一般也包括标题和正文两部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