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学前比较教育学在什么学科系统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 第二节 学前比较教育研究方法举例 大师与方法(第4页)

第二节 学前比较教育研究方法举例 大师与方法(第4页)

本章小结

学前比较教育的方法主要借鉴自比较教育的方法。换言之,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普遍适用于学前比较教育领域。基于此,本章主要介绍了比较教育的方法论基础、研究的分类、具体的方法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几位大师的方法论体系,以期为研究者提供方法论的指导。总体来看,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以比较法为主,同时适当地运用调查法、文献法和分析法等。在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史上,贝雷迪、诺亚、埃克斯坦、霍姆斯、埃德蒙·金等几位著名的比较教育大师都提出了各具特色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开创了不同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向,极大地推动了比较教育学的发展。

关键术语

学前比较教育;方法论基础;研究分类;比较法;贝雷迪;诺亚和埃克斯坦;霍姆斯;埃德蒙·金

思考题

1。简述学前比较教育的方法论基础。

2。简述学前比较教育研究的分类及其之间的关系。

3。简述学前比较教育的主要研究方法。

4。简述贝雷迪的“比较研究四步法”。

5。简评诺亚与埃克斯坦的“科学与量化的方法”。

6。试评霍姆斯的“问题法”。

7。试评埃德蒙·金的比较教育方法论。

[1]洪雯柔:《贝瑞岱比较教育研究方法之探析》,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第55页。

[2]马健生:《比较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49页。

[3]洪雯柔:《贝瑞岱比较教育研究方法之探析》,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第80页。

[4]洪雯柔:《贝瑞岱比较教育研究方法之探析》,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第103页。

[5]洪雯柔:《贝瑞岱比较教育研究方法之探析》,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第105页。

[6][美]贝雷迪:《教育的比较方法论反思(1964—1966年)》,转引自赵中建、顾建民:《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国外比较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第180~185页。

[7]洪雯柔:《贝瑞岱比较教育研究方法之探析》,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第116页。

[8]王承绪:《比较教育学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第113页。

[9]祝怀新:《霍姆斯比较教育思想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第115~116页。

[10]王承绪:《比较教育学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第113~114页。

[11]祝怀新:《霍姆斯比较教育思想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第116~117页。

[12]转引自菲利普·E。琼斯:《比较教育:目的与方法》,王晓明等译,香港,春秋出版社,1989,第80页。

[13]王承绪:《比较教育学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第128~129页。

[14]祝怀新:《霍姆斯比较教育思想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第88页。

[15]BrianHolmes。Problemsiion:aparativeApproa:Routledge&KeganPaul,1965:35。

[16]马健生:《比较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58页。

[17]祝怀新:《霍姆斯比较教育思想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第98页。

[18]王承绪:《比较教育学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第60~61页。

[19]王承绪:《比较教育学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第134页。

[20]王承绪:《比较教育学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第132~133页。

[21]王承绪:《比较教育学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第132~133页。

[22]王承绪:《比较教育学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第136~137页。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