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新闻作品评析怎么写的模板 > 四通讯类作品评析示例(第1页)

四通讯类作品评析示例(第1页)

四、通讯类作品评析示例

作品一:

忻州煤矿安监局好气派

10名员工36套住宅9辆公车人均办公面积达到200平方米

本报记者高山文摄

山西省忻州煤矿安全监察局最近两年“财气”暴涨。

几年前,忻州煤矿安监局还叫忻州煤炭安全监察站的时候,四处租房办公,常为房租与房东发生不快,工作人员也大都是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现在,忻州煤矿安监局仅有10名工作人员,却有四五十间带卫生间的超大面积的办公室,有36套超大面积住房。

与此同时,近两年,每年都有一两起特大煤矿安全事故发生在忻州。

2005年7月2日14时20分,忻州市宁武县阳方口镇贾家堡煤矿接替井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造成36人死亡,11人受伤。事故发生后,矿主和有关部门瞒报事故死亡人数,转移藏匿遇难者尸体。

2005年10月31日16时50分,忻州市原平市长梁沟镇坟合峁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5人死亡,1人受伤。

2006年11月5日11时45分,大同煤矿集团轩岗煤电公司焦家寨矿(地处忻州市原平县境内)发生瓦斯爆炸事故,47名被困矿工全部遇难。

忻州煤矿安监局的办公楼和住宅楼及正在兴建的宾馆,位于忻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靠近(五)台忻(州)公路的是该局正在建设的宾馆(正式名称是:忻州市煤矿安全监察局职工培训中心),地下1层,地面已经建起5层,建筑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培训中心”后边的一幢欧式建筑,是该局的办公大楼。在办公大楼的后边,是一幢6层的住宅楼。住宅楼共3个单元36套房,房间面积最小的140平方米,最大的180平方米。该局有10名正式职工和5、6名临时工,记者在忻州市车管所调查得知,共有9辆公车挂在该局名下。

忻州市煤矿安全监察局刘副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局办公楼在2003年由山西煤炭安全监察局后勤处负责动工兴建,直至今年秋天才启用。由于一些配套工程还未完工,大楼的一些设施还未完善。他强调说,整个办公楼的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只比朔州的(煤矿安全监察局办公楼)大一点儿,全省11市除运城外,条件算是最差的。目前,大楼的装修装饰工程还未完工。完工后,“条件会改善一些”。

对于职工住宅楼,刘副局长说共有36套住房,但“那是由局里职工和其他单位的一些工作人员集资兴建的”。至于每平方米1100元的房价,是由于该地“地处荒郊野外,那时候(2003年)忻州的房价还没涨起来时制定的”。住宅楼后共有22间私家车库,刘副局长说:“分给住户后,想做车库做车库,不想做车库安上门窗可以当住房,放杂物也可以。”统一包了塑钢阳台,是为了使单位的建筑显得整齐、美观。

刘副局长是今年才被提拔的,所以他对办公大楼资金来源、投资多少、装修花费、购置办公设备和职工住房补贴等问题都“不太清楚”。

不过,有知情人士透露,建设资金中有小部分是向部分乡镇和煤矿“借的”,忻州市宁武县某乡镇就“借给”该局5万元。而被该局监管的宁武县的一煤矿,则花了35万元购买了该局的一些旧的办公设备。

(刊于《中国青年报》2006年12月27日头版)

记者巧说话无声胜有声

王卫明李铧生

《忻州煤矿安监局好气派》正文仅1098字,却将山西忻州煤矿安监局不正常的“气派”交代得清清楚楚,原因就在于该文很好地做到了“用六种方式巧说话”。

第一,用数字“说话”。

“10名员工36套住宅9辆公车人均办公面积达到200平方米”,这是文章的副标题,包含4个数字,极具说服力地反映出忻州煤矿安监局的“不正常”。此外,还有其他数字来说明新闻事实:“房间面积最小的140平方米,最大的180平方米”,“整个办公楼的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该局正在建设的宾馆……建筑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等。

第二,用对比“说话”。

上述4个数字,就形成了对比的效果,读者看到这些数字,很容易联想到自身的相关情况和政府公务员的正常情况,一对比,就会发现巨大反差和明显的不正常。

“整个办公楼的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只比朔州的(煤矿安全监察局办公楼)大一点儿,全省11市除运城外,条件算是最差的。”文中这句话表明,忻州煤矿安监局超标准建办公楼的严重违纪行为,在本省还不是最严重的。换言之,还有更加严重的违纪个案。

此外,还用忻州煤矿安监局辖区内“近两年每年都有一两起特大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新闻背景与该局不正常的“气派”作对比。读者看完后,会情不自禁地想:“工作做得这么不好,实在不该这么‘气派’。”

第三,用权威部门和权威人士提供的信息“说话”。

“记者在忻州市车管所调查得知,共有9辆公车挂在该局名下”,这是引用权威部门提供的信息,其真实性和权威性毋庸置疑。

“忻州市煤矿安全监察局刘副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强调说……刘副局长说……刘副局长说……”,这是报道对象(忻州煤矿安监局)内部的高级别人士在介绍情况、作出解释,或是直接引语(原话),或是间接引语,其提供的信息,代表了报道对象所涉机关的表态、声音,起到了与记者记述相对应的“平衡报道”的作用,有助于巩固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有助于避免报道的片面性。

“有知情人士透露……”,则是匿名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也是外部人士不容易了解到的内幕,这些信息揭露了忻州煤矿安监局不正常“气派”背后的“不正常”原因。

第四,用图片“说话”。

“一图胜千言”、“百闻不如一见”,都说明了新闻传播的一个规律——在证明调查性报道的真实性方面,图片独具优势,具有相当强的说服力、可信度。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