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夷:我国古代称东部少数民族,后泛指中原以外各族。
[19]互市:指民族或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
[20]殊:异,不同。肃慎之矢:典出《国语·鲁语下》,周武王、成王时,在黑龙江地区的肃慎族人,曾将木箭石镞进贡于周王。此喻远来罕见之物。
[21]玉粒:指米、粟。
[22]耒耜(lěisì):古代农耕器具,木柄叫耒,犁头叫耜。此泛指农具。
[23]机丝:织机和丝缕。
[24]披图:展阅图籍、图画。
[25]洛下之资:《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注引《魏略》,载蒋济语:“洛中市买,一钱不足则不行。”此句指没钱。
[26]招致:招来,罗致。同人:志同道合之人。
[27]商略赝(yàn)真:共同讨论,鉴别真伪。赝:伪。
[28]陈思之馆:曹操之子陈思王曹植延请文人学士的宾馆。
[29]藏诸方寸:记在心里。
[30]岂有当哉:意为,难免有不当之处。
[31]涂伯聚:名绍煃(kuǐ,1585—1645),江西新建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历任督察院观政、四川督学、河南信阳兵备道,进广西左布政使,宋应星的友人和同学。
[32]心灵格物:善于讲求科技实学。格物,推究事物本原。
[33]契合:刻版发表。
[34]昨岁:去年。《画音归正》:宋应星人文科学方面的另一部著作,已佚。
[35]授梓:交付雕版。即付印。
[36]夙缘:前生因缘。此指宋应星与涂伯聚二人的多年友谊。
[37]贵五谷而贱金玉:《汉书·食货志》引西汉政论家晁错的《论贵粟疏》曰:“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一日弗得而极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后魏农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中亦有此语。
[38]大业文人:以读书做官为大业的文人。
[39]功名进取:科举入仕。
[40]崇祯丁丑孟夏月:1637年夏四月。
[41]家食之问堂:作者书斋名,取自《易经·大畜卦》:“不家食,吉,养贤也。”意为给贤人以官禄,不让其在家自食。宋应星反其意而用之,主张在家自食。家食之问,指研究在家自食的学问,转义为研究工农业生产技术的学问。
思考与探讨
1。这篇序文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科技哲学思想?
2。联系现实,说说实践与创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