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新编大学体育与健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第四节 体育锻炼对人体产生的积极影响(第1页)

第四节 体育锻炼对人体产生的积极影响(第1页)

第四节体育锻炼对人体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体育锻炼对新陈代谢的影响

体育锻炼时,由于肌肉代谢的增强,产生的热量也随之增加。身体虽然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加强了散热过程,但仍然慢于产热过程,因此体温升高。运动时体温适度升高对机体是有利的:首先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酶的活性,促进代谢过程的进行;其次能加强呼吸、血液循环机能;另外还可以降低肌肉的黏滞性,从而有助于肌肉收缩力量的发挥,并可加大关节的活动范围。

体温升高的程度同运动强度、时间和环境条件(温度、湿度、风速)以及个体锻炼程度有关。一般情况下,中距离跑后,腋下温度可升至37。5~38度。锻炼有素的人,运动停止后散热比较快,短时间即可恢复正常,甚至比正常还低。这说明身体锻炼可以提高人体体温调节的能力。体育锻炼还可以提高脂质代谢过程,使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降低,有利于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

二、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体育锻炼能保持肌张力,减小肌萎缩和退行性变化,保持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使脊柱的外形保持正常,从而能够减少和防止骨骼、肌肉、韧带、关节等器官的损伤和退化,使运动系统功能得到改善。

(一)体育锻炼对骨骼的影响

体育锻炼时骨骼的血液供给得到改善,骨骼形态结构和性能都发生良好的变化,骨密质增厚,使骨变粗,骨小梁的排列更加整齐而有规律,骨骼表面肌肉附着的突起更加明显,这些变化使骨变得更加粗壮和坚固,从而提高了骨的抗折、抗弯、抗压缩和抗扭转等方面的能力。体育锻炼目的不同,对人体各部分骨骼的影响也不同。经常从事下肢活动,就对下肢骨的影响较大,对上肢骨的影响较小。在同一人身上,若肢体承担负荷比较平均,则两臂骨骼发展大体相同;如果一上肢承担的负荷量较大(羽毛球、网球、乒乓球、投掷),则这一上肢的变化就明显。

(二)体育锻炼对关节的影响

体育锻炼既可以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又可以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关节稳定性的加大,主要是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增强的结果,同时与关节和韧带的增厚也有密切的关系。关节灵活性的提高主要是关节囊韧带和关节周围肌肉伸展性加大的结果。如游泳或体操运动时,肩、肘、手、足等关节运动幅度都加大,从而使关节的灵活性提高。人体的柔韧性提高了,肌肉活动的协调性加强了,就有助于适应各种复杂动作的要求。

(三)体育锻炼对肌纤维的影响

肌纤维变粗,肌肉体积增大,因而肌肉显得发达、结实、健壮、匀称而有力。正常的人肌肉约占体重的35%~40%,而经常从事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人,肌肉可占体重的45%~55%。

肌肉组织的化学成分可发生变化,如肌肉中的肌糖原、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和肌红蛋白等含量都有所增加。肌球蛋白、肌动蛋白是肌肉收缩的基本物质,这些物质增多不仅能提高肌肉收缩的能力,而且还使三磷酸腺苷酶的活性增强,分解速度加快并加大供给肌肉的能量。肌红蛋白具有与氧气结合的作用,肌红蛋白含量增加,则肌肉内的氧储备量也增加,有利于肌肉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继续运作。

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肌肉的耐力。因为肌纤维内线粒体的大小和数量成倍增加能产生更多的能量,使肌肉中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安静时肌肉每平方毫米开放的毛细血管不过80条左右,剧烈运动时可增加到2000~3000条)。长期坚持锻炼,可以使肌肉的毛细血管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出现囊泡状,从而增加了肌肉的血液供应量。

三、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一)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的形态结构和机能的积极影响

体育锻炼时,心脏的工作量增加,心肌的血液代谢过程加强。长期锻炼的运动员心肌纤维增粗、心壁增厚、心脏增大,以左心室增大最为多见,而训练水平越高,这种变化越显著。这样,不但使心脏具有更大的收缩力,而且还能增加心脏的容量,从而使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和每分钟输出量增加。心容量可由一般人的765~785毫升增加到1015~1027毫升。每搏输出量可由安静时的50~70毫升增至100毫升左右。到中老年时,还可以延缓肌纤维的退化。

(二)体育锻炼影响血管的结构,改变血管在器官内的分布

动物试验证明,体育锻炼可使动脉血管壁的中膜增厚,平滑肌细胞和弹力纤维增加;而在大动脉(主动脉)处,弹力纤维占优势,在中等动脉(腰动脉)处,平滑肌细胞占优势。动物试验还证明,体育锻炼能使骨骼肌的毛细血管分布数量增加,分支吻合、丰富。这些变化都有利于改善器官供血,增强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动物试验研究还证明,体育锻炼能够反射性地引起冠状动脉扩张,使冠状动脉口径增粗,从而改善冠状动脉循环,使心肌的毛细血管数量增加。同时,心肌中肌红蛋白含量也增高,可以增强心脏在缺氧条件下的工作能力,对预防冠心病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延缓冠心病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体育锻炼可以促使大量毛细血管开放

体育锻炼对于人体组织细胞的物质代谢过程,特别是脂肪代谢以及血管壁的弹性都起着良好的作用,也是新陈代谢旺盛的人身体健康的保证。

(四)体育锻炼可以显著降低血脂(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含量

体育锻炼会使低密度脂蛋白减少,高密度脂蛋白增加,对防治动脉硬化有着重要意义。另外,从事体育锻炼还可以增强血液中抗凝血系统的功能,降低血中尿酸含量,预防血小板的聚集,以免发生血管栓塞。

(五)体育锻炼还可以使人在安静时脉搏徐缓,血压降低

通常人安静时脉搏为每分钟70~80次,经过长期锻炼后,安静时脉搏可减到50~60次。脉搏频率的减少能使心脏收缩后有较长的休息时间,为心脏功能提供了储备力量。这样当人体进行强烈运动时,心脏就能承受大运动的负荷。在激烈运动时,经常锻炼的人脉搏可达每分钟200次以上而无明显不适,而一般人在脉搏达到每分钟180次就会出现心脏输出量减少、面色苍白、恶心、不适等症状。

在进行运动时,经常锻炼的人每分钟脉搏次数增加较少,而且恢复较快;不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脉搏次数增加较多,恢复也慢。正常人轻度运动时,脉搏增加越少,恢复时间越短,说明循环机能越好。

经过长期的体育锻炼,在完成定量工作时,心血管机能变化呈现以下特点:

1。动员快

在完成一定劳动时,能迅速动员心血管的机能活动,以适应机体承受负荷的需要。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