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
谁会到坟间去辨认残破的墓碑
已经忘了埋葬时的方位
只记得哭的时候是朝着斜阳
随便吧
选一座青草最多的
放下一束风信子
我本不该流泪
明知地下长眠的不一定是你
又何必效仿世俗人的啼泣
是几百年了啊
这悠长的梦还没有醒
但愿现实变成古老的童话
你只是长睡一百年我也陪你
让野蔷薇在我们身上开花
让红胸鸟在我们发间做巢
让落叶在我们衣褶里安息
转瞬间就过了一个世纪
但是这只是梦而已
远山的山影吞没了你
也吞没了我忧郁的心
回去了穿过那松林
林中有模糊的鹿影
幽径上开的是什么花
为什么夜夜总是带泪的月华
【赏析提示】
席慕蓉,蒙古族女诗人。出生于四川。十三岁起在日记中写诗,十四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后又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蓉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其他诗集也是一版再版。席慕蓉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
这首诗的题旨,可理解为悼亡,抒写了爱的失落感;更深一层的理解,是表现爱的永恒。开头的“忘不了”已奠定了全诗的情调。“忘不了”的是“映影着云间的月华”的“你眼中的泪”,所表露的凄婉情思颤动着人的心弦。泪,是痛苦的象征。被月华映影的泪,晶莹闪烁,“你”的痛苦是美丽的。诗的起笔两行,就创造了浓郁而优美的抒情境界。然后是对“远山的荒冢”的描绘,诗尽情地渲染了悲凉。而“我”对“你”的祭奠,更充满着迷惘的哀伤:“明知地下长眠的不一定是你”,却“放下一束风信子”来表达心意,同时又流下了泪(“我本不该流泪”正是流了泪的证明)。这种作为真是痴得可爱!但这种痴情,正表明了“我”对“你”可谓一往情深。接着续写“我”希望“你”没有死去,“只是长睡一百年”“我”决心陪伴着“你”过一个世纪,等待着醒来的欢聚,这痴情的幻想发自心坎深处的爱。然而“我”又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一个“古老的童话”“只是梦”,是不能实现的,“我”的心情是多么矛盾和痛苦。这些痛苦沁入读者的心灵中了。最后两句回应开头而又有所变化。既然花“夜夜总是带泪的月华”,那么,花也就是“我”心中的“你”了。
这首诗中无论是对景物的描绘,还是对心理的刻画和对动作的记叙,用笔都是细腻的,每一笔都饱含着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