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文学欣赏唯美清纯论坛的评论与收藏 > 第一节 诗歌文体概述与欣赏技巧(第1页)

第一节 诗歌文体概述与欣赏技巧(第1页)

第一节诗歌文体概述与欣赏技巧

一、诗歌文体概述

(一)广义和狭义的诗歌

诗歌是文学发展史上最古老的文学样式,各民族的文学发展史几乎都源于诗歌。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在劳作时为协调动作和交流情感而发出具有一定节奏感的呼声,这可以说是最早的诗歌。《淮南子·道应训》中记载:“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中对诗歌的产生作了十分形象的描述:“诗歌是韵文,从劳动时发生的……人类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就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

关于诗歌的具体定义,古今中外可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商务印书馆1928年出版的杨鸿烈的《中国诗学大纲》曾列举了中国古今关于诗的定义达40种之多。美国当代诗人桑德堡在《诗的定义(初型)试拟》中,也一口气列出38条诗歌定义。可见,由于诗歌创作的主观性非常强,诗学关于诗,就像美学关于美一样,很难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一般认为,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诗,是指一切艺术(包括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的通称,是自然美、艺术美和人生美的代名词,是人类观照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人的灵魂逃逸现实后的栖息方式。

而狭义的诗,根据它的特点,我们把它定义为是一种能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重在抒情,饱含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和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的文学样式。我们本节着重讨论的是狭义的诗。

(二)诗歌的特点

1。抒情性

抒情性是诗歌最本质的特点。“诗是一种主情的艺术”,关于这点,古今中外的人们都有很深的认识。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严羽《沧浪诗话》中指出:“诗者,吟咏性情也。”诗人白居易认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鲁迅先生说:“诗歌是本以抒发自己的感情的。”郭沫若先生说:“诗的本质专在抒情。”别林斯基说:“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感情的流露。”

2。含蓄性

诗贵含蓄。含蓄美是诗歌的一个基本特点。所谓含蓄就是含而不露,蓄势待发,耐人寻味。欧阳修说含蓄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司空图认为含蓄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当代诗人艾青则说:“含蓄是一种饱满的蓄藏。”可见,诗就是以极少的语词或形象,表现极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诗无达诂”,就是要以它的有限传达无限,以少胜多,用富于概括性和内涵丰富的形象去遥指天外,以瞬间表现永恒,留给读者以无尽的想象空间。在诗中,一些简单意象所包含的也许就是诗人强烈的感情、深刻的思想。

3。形象性

诗歌用形象思维。形象是一种饱含着某种思想感情的极富感染力的具象和境界,它能把某种类型的意境的美传神地描述出来,让我们凭借自己的审美经验去领会,去想象,去再创造,并借此触发我们的美感联想。

诗人还往往借助各种最有特征的形象来表达复杂多变的情感世界,用最简练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以独特的形象来表现全体。优秀的诗作往往抓住现实生活中最能打动人心的独特情景作为艺术创作的焦点,在形象的描述中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例如,下面的这首诗: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