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展示:水平排序
工作前经验
已有粉红塔操作经验或年龄在2。5岁以上。
操作材料棕色梯、任意小球两三个、小碟1个。
工作目的
1。直接目的:能将棕色梯排列成楼梯状,从视觉上感受球从梯状物上滚动下来的过程。
2。间接目的:
(1)锻炼幼儿视觉对物体尺寸在二维同时变化时的辨别力;
(2)幼儿通过观察长方体序列中的粗细及长方体的边、面等的变化,为学习几何做准备;
(3)发展幼儿的秩序感、专注力、协调性和独立性。
1。由细到粗把棕色长方体依次取到工作毯上(如图7-2-3-1、图7-2-3-2),散放,介绍工作名称。
图7-2-3-1
图7-2-3-2
图7-2-3-3
图7-2-3-4
2。通过比较将棕色梯排序(如图7-2-3-3),以最细的长方体从左往右比较横截面边长(如图7-2-3-4),进行错误控制。
3。拿出若干个球,将它们放在棕色梯上面滚动,听声音。
4。排顺序由粗到细送回,结束工作。
变化延伸
可将棕色梯由粗到细的序列打乱两三块,再将球从上滚下,让幼儿体会有什么变化。
错误控制棕色梯最细的一根。
兴趣点排成楼梯状并听小球发出不同的声音。
指导用语从剩下的里面找出最粗的。
注意事项小球发音实验可根据幼儿掌握情况灵活开展。
第二次展示:名称练习
工作前经验已比较熟悉棕色梯的操作。
操作材料棕色梯。
工作目的
1。直接目的:能区分出物体的粗细,并能正确说出“粗的”“细的”。
2。间接目的:同本工作第一次展示。
工作步骤
1。由细到粗把棕色长方体依次取到工作毯上,散放,介绍工作名称。
2。请幼儿排序。
3。孤立最粗、最细的长方体(如图7-2-3-5),进行三阶段教学的名称练习。
4。归队,送回,结束。
图7-2-3-5
变化延伸
1。三等级的名称练习实施方式同粉红塔。
2。能辨认生活中常见物体的粗、细特征,并能说出相应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