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蒙台梭利育儿知识 > 项目五 蒙台梭利教学活动流程(第5页)

项目五 蒙台梭利教学活动流程(第5页)

教师取教具,此时幼儿的注意力会被教师的动作所吸引。因此,在取教具时教师要将动作放慢,并分解开来,最后将教具放在工作毯上。

(五)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一般是以小组形式进行的,幼儿坐在教师的左手侧,避免镜面示范。教师的示范过程也是幼儿学习的过程,在示范时老师要注意一边操作一边观察幼儿的反应,用动作和表情去吸引幼儿,也可以与幼儿互动。

(六)幼儿参与

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可以请一个或几个幼儿参与操作,这样既可以检验幼儿的掌握程度,又可以提高其他幼儿的积极性。

(七)教师小结

在完成本节课的操作任务后,教师要有本节课的结束语,如:“粉红塔的工作老师做完了,老师要将这项工作的教具放回感官领域的教具架,有想尝试的小朋友可以到感官区去取。”

(八)教具归位

教具归位时,教师可以自己将教具放回教具架,也可以与幼儿一起将教具送回教具架。

(九)收工作毯

将教具放回教具架上后,教师要将工作毯卷起,放回工作毯架,课程结束。

四、幼儿操作

幼儿操作时,教师要进行个别指导,以下对指导的内容和注意事项作简要介绍。

(一)教师指导的内容

1。提示幼儿先取工作毯,再取教具进行操作,操作练习必须在工作毯上进行(有些工作是在桌面上操作的,教师可以提示幼儿先准备好桌椅)。

2。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教具操作,也可以由教师辅助幼儿进行选择。

3。教师作为资源随时给幼儿提供帮助,进行有效的指导。

(二)教师指导的注意事项

1。教师的指导是一种引导而不是主导。

2。教师的指导需要适时、适度。

3。教师的指导需要保护幼儿的操作兴趣。

“一定要按示范来”

蒙氏活动室,展示工作时间。教师在给幼儿示范蒙氏教具“倒干豆”。两个罐子,每个罐子都有一个手柄和可以倒出东西来的罐嘴。它们相对放置在一个长方形的浅盘子上,手柄分别向外侧,罐嘴相对,右边的罐子中放有大约三分之二的干豆。教师在给儿童示范如何把一个罐子里的干豆倒进另一个罐子里:先用右手握住手柄,然后抬起来,把罐嘴对准另一个罐的开盖口,然后轻轻地、缓慢地把干豆倒进另一个罐子,尽量做到让干豆不撒出来。轮到幼儿亲自操作了。3岁半的小男孩豪豪开始了。他用两只手抱着那个装着干豆的罐子,努力把罐嘴对准另一个罐的开盖口,但还是不小心把干豆撒了出来,满地都是。这时老师打断了他:“豪豪,刚才老师不是给你示范过了吗?你这么做不对,要一只手拿着这个罐子的手柄,你没有拿着手柄,这么抱着是不行的。来,再看老师示范一遍。”教师又给他示范了一遍。他又开始操作了。他先用右手拿着罐子的手柄,可却摇摇晃晃的,怎么也对不准另一个罐的开盖口。他又用左手拿起罐子的手柄,可依旧无法对准。这时,他就两只手抱起了罐子。“豪豪,你怎么又用两只手抱起罐子了呢?你一定要按老师示范的做,用一只手拿罐子的手柄。来,老师再给你示范一遍。”这时,豪豪已经没有再看老师示范了,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别处。老师再让他操作的时候,他却走开了。

蒙台梭利认为,教育介入的主要形式,必须以引导儿童向独立自主的方向发展为目标。教具操作,其目的是为了儿童在操作中通过反复的“出错—矫正”,使观察能力、推理能力逐步提高。因此,当幼儿在使用教具时脱离了蒙台梭利教具使用规范时,教师应该灵活地采取应变措施,而不是反复用同一种方法去强调。

实训建议

实训目标

1。能规范、标准地进行工作展示。

2。能规范、完整地书写展示页。

3。能形象、具体地设计幼儿纸张作业单。

4。能科学、创新地自制蒙氏教具。

5。能丰富、完整地组织、实施蒙氏半日活动。

实训类型

1。模拟工作展示:两人一组,模拟蒙氏教师角色分工和工作场景,一名模拟主班教师,一名模拟配班教师,选3~7名同学扮演幼儿,模拟小组展示;也可选一两名同学扮演幼儿,模拟个别展示。

2。书写展示页:个人完成。

3。设计纸张作业单:两人一组,依据某项工作的目标和特点,为幼儿设计纸张作业单。

4。自制蒙氏教具:两人一组,依据某项工作的目标和特点,自制蒙氏手工教具。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