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蒙台梭利育儿知识 > 项目二 蒙台梭利的教师观和教师守则(第2页)

项目二 蒙台梭利的教师观和教师守则(第2页)

教师不但要能简易、客观地向儿童示范教具的使用方法,还要能随时了解儿童对此项教具的反应,以决定如何启发他继续操作或引导他暂时停止。

此外,教师还要虚心、认真地观察面前“这个”儿童内心的需要和限制,尤其是心智和体能方面的。同时还要能真正地理解什么是“以儿童为中心”。例如:不用强迫式的语气命令儿童这样或那样去做;会蹲下来与儿童说话,不摆出居高临下的态势;示范时能轻声细语,动作轻慢而利落等。

(三)必须具有综合特质

作为“儿童之家”的教师,都要很有耐心地观察儿童,关心他们的需要,并能根据观察所得,设计出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儿童如何与环境接触,教师要从中协调与引导。相比于“头脑”的“诱导人”,蒙台梭利教师更是一个儿童学习灵感的“启发者”。教师要维护环境的完整,让儿童与环境的每一次接触,都是完整的学习。

此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教师本人须时常保持谦虚的平等心态。教师必须具有谦卑、仁爱之心,要能改变“唯我独尊”或儿童无知无识的错误观念;要重新认识儿童,真正理解儿童是潜力无穷、前途远大的“未来才俊”。要学会以儿童为师,才能真正成为儿童的导师。

(四)掌握一定启发的技巧

很多学校都把“启发式教学”作为教学的指导原则。但是这里须提醒教师,以教师为中心的启发,仍旧是依成人的主见“传授些知识给儿童,让他们被动地去领悟、记忆或模仿”,完全不同于蒙台梭利教育里的“让儿童们自己去打开吸取知识的灵窗,运用自己的思考,而日新月异”。

下面以一段教师指导语来对比传统的和蒙台梭利的教育方式。

传统教育方式:小西,你看看这两个球有什么不一样?哪一个是大的?哪一个是小的?

蒙台梭利教育方式:来!小西,摸摸这两个球,你发现了什么?

(五)具备爱心、诚心、恒心、耐心和宽容心

虽然儿童与生俱来的“内在的动机”会驱使他(她)自动地去接触环境、喜爱环境,尝试各式各样的教具,但如果教师没有用“爱”去关注和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兴趣便难以持久,容易“见异思迁”,蒙台梭利所倡导的儿童的“工作”也会变成一般成人眼中所谓“游戏”。所以有爱心、耐心和较高教育修养的导师,才能使儿童的智力与体能得到有秩序、有层次的发展。

任务二蒙台梭利的教师守则

一、蒙台梭利教师守则[1]

1。在没有获得孩子接纳之前,绝不要任意触摸他。

2。绝不要在孩子面前或背后刻意批评他。

3。诚心地辅导孩子,发挥他的长处,使他的缺点自然而然地减至最低。

4。积极地准备一个良好的环境,并持之以恒地管理。帮助孩子与环境建立相辅相成的关系,引导每一件用品的位置,并示范准确的使用方法。

5。随时协助解决孩子的需求并倾听、回答孩子的问题。

6。尊重孩子,让他能在当时或其后发现错误而自行订正;然而,当孩子有损坏环境、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则必须立刻予以制止。

7。在孩子休息或是在观看他人工作、回想自己的工作或考虑作何选择时,都要尊重他,不要打扰他,或勉强他做任何事。

8。协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工作项目,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

9。要不厌其烦地为孩子示范他先前不愿做的工作,帮助他克服困难,学习他尚未熟练的技能。为了达到此目的,必须准备一个生动活泼、充满关爱、有明确规律的环境,配合以温馨和蔼的预期和态度,使孩子时时感到支持与鼓励。

10。以最和善的态度对待孩子,并将你最好的一面自然地呈现出来。

以上便是蒙台梭利为教师制定的十项守则。

二、蒙台梭利教师的日常行为与语言规范

1。在任何时候都要充满热情地向孩子问好:“早上好”“中午好”“下午好”。

2。同儿童讲话时要蹲下来。

3。不要讨好家长或讨好孩子;对所有孩子要一视同仁。

4。尊重儿童的人格和意愿。

5。尊重儿童的物品。

6。凡事要以商量的口吻和孩子对话,如“我可以”(规则除外)。

7。凡事都使用“请”:“请离开”“请帮忙”“请让一下”,等等。

8。不可以直接指出孩子的错误,根据不同的情况请使用正确的方法和积极的语言告诉孩子。

(1)给孩子建立这样的观念:“错误可以帮助我们成长。”“错误可以帮助我们成功。”

(2)直接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不指出错误。

(3)请使用这样的语言:“如果这样做会更好。”“请试一试这种方法。”“没有错误的孩子,只有错误的大人。”

9。请孩子帮忙要说“请”;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情,教师都必须对孩子说“谢谢”。教师帮孩子做事情后也要对孩子说“请说谢谢”。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