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导宝宝观察常见动物尾巴的典型特征。
(2)提高宝宝辨别不同尾巴的能力。
(3)培养宝宝热爱小动物。
活动准备小猫、狗、孔雀、狐狸等动物的图片,动物的尾巴粘贴画等。
活动过程
(1)出示动物图片,引导宝宝观察动物的尾巴,用形象的语言介绍尾巴像什么,让宝宝指认动物的尾巴。
(2)将准备好的尾巴粘贴画提供给宝宝,让宝宝为动物贴尾巴。
(3)巩固宝宝对动物尾巴的认识,评价宝宝的工作过程。
活动指导
(1)引导宝宝观察生活中各种动物的尾巴。
(2)能够用语言进行描述并可以用绘画等形式去表现各种动物。
活动五:宝宝的一天
活动目的
(1)培养宝宝对时间的初步认识能力。
(2)能够根据图示建立时间和事物之间的关系,并用语言进行简单的描述。
(3)引导宝宝观察时间的变化。
活动准备宝宝起床、吃早餐、游戏活动、午睡、游戏、晚上入睡等情景的图片,太阳、月亮等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宝宝熟悉的一日生活中的图片,让宝宝介绍图片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图片中的宝宝在做什么等。
(2)为宝宝介绍图片内容,并有意识地引导宝宝观察太阳、月亮,介绍太阳和月亮与白天和晚上之间的关系。
(3)宝宝自己说出白天和晚上各可以做哪些活动。
活动指导
(1)引导宝宝认识太阳和月亮出现时代表了一天中的不同时间。
(2)为宝宝渗透一天中上午、中午和下午等时间段宝宝可以做的事情,对白天和晚上有初步的认识。
实训经验分享
尴尬的冷场——“谁偷了他们的热情”
张同学去某早教园实习。蒙班开班的第一天,她的班上来了7名16~18个月的宝宝。张同学精心准备了很多教具,很认真地组织着每一个活动。在点名活动时,张同学模仿经验丰富老师的样子先介绍自己:“今天蒙班成立了,我是你们的张老师,我今年20岁,是一名女老师,下面老师特别想知道每位宝宝的名字。”然后她叫到某个宝宝的名字,便要求宝宝到老师面前拥抱一下或握个手。可无论张同学多么热情地叫宝宝名字,向宝宝招手,宝宝们都对她的热情视而不见,大部分都不愿意走到老师面前,家长在孩子后面一个劲儿动员也无济于事。接下来在介绍操作活动时,宝宝们对老师的提问都反应淡漠,大多时候张同学都是自问自答,整个亲子活动显得较冷场,好像都是她一个人在表演。在活动后的反思中,张同学显得非常灰心:“孩子这么小,说什么都不配合,《纲要》说要师幼互动,课上这么久,全是我一个人在动,家长们看了一定会笑话我……”
第一,因人而异。对该班的宝宝点名时,遇到宝宝不敢自己上来与老师问好的,则引导家长带着宝宝上来,共同向老师问好或者老师走到小朋友的面前向小朋友问好,逐步建立起孩子与老师的亲近、依恋感,从而喜欢上点名活动。
第二,形式多样。用多种方式进行点名,除了叫名字的方式,还可以尝试唱歌点名、打节奏点名、蒙眼点名的方式。如老师蒙上眼睛,摸到某位小朋友,猜出他的名字,与孩子相互问好。
第三,家长配合。对于宝宝勇敢、大方的表现,要求家长以热烈的掌声给予欢迎;或者在唱歌点名时,请家长和老师一起唱,增强活动的互动性,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如果老师能尊重孩子差异、变换活动形式并征得家长的配合,点名活动将生动起来,宝宝们也会主动参与进来。同样,在后面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应按这样的理念和方法进行,牢记家长和孩子都是学习主体,采用生动、浅显、夸张、儿童化的语言给孩子演示、讲解游戏方法,采用清晰、简洁、直白的语言向家长介绍该活动对孩子发展的意义,并指导家长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拓展教育活动。如此一来,家长的任务意识将在孩子的操作和游戏过程中得到提升,家长便能更细致地观察、引导孩子,不对孩子过分干预,从而确保亲子活动的秩序,营造出良好的亲子活动氛围,再不会出现张同学那样的尴尬和苦恼了。
项目回顾
思考与练习
1。0~3岁蒙台梭利早期教育的主要内容与主要特点是什么?
2。0~3岁蒙台梭利早期教育与3~6岁蒙台梭利教育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3。根据0~3岁蒙台梭利早期教育的特点,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改编或创编各领域的教育活动。
学习自评卡
请同学根据实际掌握情况填写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