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蒙台梭利育儿课 > 项目十一 03岁蒙台梭利早期教育(第2页)

项目十一 03岁蒙台梭利早期教育(第2页)

日常生活教育帮助孩子掌握日常生活所需的技能,同时可以培养他们的专注力、秩序感、手眼与身体各部分的协调能力和独立自主的能力。蒙台梭利教育日常生活练习区为刚入园的孩子提供了一个类似家的环境,在这里他们可以进行生活中熟悉的擦洗、倒水、扫地、系鞋带、串珠子、准备食物等工作,而且每个孩子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或程度完成这些工作。日常生活的练习不仅促进着儿童动作、身体的发展,也培养着他们的智慧。

(二)感觉教育

从出生到5岁是感觉的敏感期,在这段时间儿童各个感官处在最活跃的状态,是感觉能力提高的最好时段和机会。0~3岁儿童感知觉分辨能力还是混沌模糊的,故而蒙台梭利认为感觉刺激应以孤立化的形式出现在孩子面前,一种感觉训练的时候,别的感觉不要参与,这样就能使孩子的某种感官集中去接受这种刺激,不受其他感官刺激的干扰,有助于各种感觉能力的提升。

(三)语言教育

语言发展包括口语的发展和书面语言的发展。在6岁前儿童都处于语言的敏感期,口语是儿童在语言环境中自然习得的。在自然习得语言的过程中,蒙台梭利特别提出要运用“三阶段”教学,让孩子掌握一些词汇,把词汇和一些动作、一些现象相结合,这是蒙台梭利语言教育的特色。0~3岁婴幼儿口头语言练习主要涉及教具、动作的名称以及情境中的语言,书面语言练习主要涉及绘本阅读和三步卡等。

(四)数学教育

蒙台梭利数学教育是非常丰富的,程度由浅到深,所涉领域很广。数学教育用具体的教具向儿童展示了多种数学的内涵,而且是形象化的展示,为孩子今后正式学数学奠定了基础。蒙台梭利数学教育重视培养儿童对数学的兴趣,因而接受蒙氏教育的孩子大多数喜欢学习数学。0~3岁婴幼儿数学教育仅仅是数学领域学习的一个起点,可开展的工作如1~10的数概念。

(五)科学文化教育

科学文化从人到动物、植物,再到天文、地理、历史、音乐等。这些内容往往与儿童的生活有一定距离,但通过教具化,儿童便能够直观地感受和接受这些新知识。

科学文化领域里的艺术教育主要指的是美术和音乐。在美术方面蒙台梭利主张给孩子提供各种颜色的笔、纸及相关材料和工具,让孩子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蒙台梭利反对教师去刻意地教孩子,主张让儿童自觉、自发地用这些材料去做,他们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而不是刻意模仿一种东西去做。另外,蒙台梭利鼓励儿童通过唱歌、打击乐器、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四、0~3岁蒙台梭利早期教育的特点

0~3岁蒙氏早期教育与3~6岁蒙氏教育一样,都是运用蒙台梭利教育方法对儿童进行的教育活动。这两个阶段的教育在蒙台梭利教室布置、教具使用、对蒙台梭利教育观和儿童观的实践探索、蒙台梭利教师的选择等方面有许多共性。与3~6岁幼儿蒙氏教育相比,0~3岁蒙氏早期教育活动具有一些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为基础和主要内容的教学体系

0~3岁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没有所谓的模式,教育内容以儿童较为熟悉的日常生活为基础,同时渗透其他领域的教育基础内容,让儿童习得生活中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如通过剥鸡蛋、倒水、舀豆子、串项链等工作锻炼婴幼儿肌肉动作的协调性和控制力;通过练习系纽扣、穿脱衣服和鞋子、洗脸等工作让婴幼儿学会照顾自己;通过擦桌子、扫地、整理衣物、照顾小动物等工作让婴幼儿学会爱护生活环境,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通过同他人问好、接待、致谢、道歉等礼貌动作及走线活动和游戏活动,让儿童在这样的氛围中获得社会关系的发展。

(二)在集体教育中,以小班型互动为主

相对3~6岁幼儿蒙氏教育活动特点而言,0~3岁蒙台梭利早期教育以小班额交流互动为主。每班限定至多10组家庭参与,教师展示工作时会确保每位宝宝和家长都能看到。轮到宝宝工作时,所有宝宝都可以接触到教具并依据自己的观摩进行教具操作,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个别指导。这种小班型的互动形式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宝宝对教具的好奇心,锻炼了宝宝的专注力、探索力和肌肉控制力,为宝宝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实践条件。

(三)集体教育表现出明显的多向互动性与共同发展性

0~3岁蒙氏集体教育首先是亲子教育,教师与多名宝宝及其家长共同参与学习互动。家长与家长之间就育儿过程中的困惑和经验展开分享和讨论;家长与幼儿之间以家长为主发起互动;幼儿与幼儿之间大多因玩教具的争抢而发生互动。多向的互动对于每个参与者来说都有不同的收获。对教师而言,一方面,丰富和巩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家长而言,可以丰富自己的育儿经验,弥补自己的育儿困惑;对宝宝来说,在互动的过程中发展了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宝宝的进一步社会化创造了条件。

任务二0~3岁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

教育者在设计和组织早期教育活动时应考虑到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结合每个阶段婴幼儿发展的敏感期,在充分尊重婴幼儿的主体性的前提下,科学设计和组织早期教育活动,调动婴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为争取婴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创造条件。以下将围绕蒙台梭利教育的几个领域进行活动设计,以期为早期教育指导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一、0~3岁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

(一)基本动作练习活动设计、组织与实施

1。五指抓

活动一:敲敲乐

活动目的

练习手的握物、对敲或传手,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和手部控制力,促进宝宝触觉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拨浪鼓、手摇铃。

活动过程

(1)家长给宝宝做示范。一手握住拨浪鼓,一手握住手摇铃,慢动作对敲让宝宝观察。

(2)让宝宝同时用两手各拿一个玩具对敲,对敲玩具发出的声响会引起宝宝极大的兴趣。宝宝享受到对敲玩具给他带来的快乐后,会拿着玩具到处敲打。

(3)宝宝在玩的过程中,会双手同时抓住一个玩具,然后忽然放掉一只手,只用其中一只手握住玩具,玩一会儿再换另一只手,使玩具传到不同的手上。传手是手的技巧性进一步发展和双手协调的标志。

活动指导

(1)5~6个月时宝宝已经学会用单手握物。在家中时,父母要多锻炼宝宝手的动作能力,提供相关玩教具(如图11-2-1),发展宝宝的触觉感受能力。

图11-2-1

(2)利用生活中适合宝宝抓握的发声玩具让宝宝灵活抓握,提高其手部控制力和手指的灵活性。

(3)家长要经常运用鼓励性的语言。

2。二指捏

活动二:塞硬币

活动目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