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蒙台梭利婴幼儿教育实操教程电子版 > 项目四 蒙台梭利教育环境创设(第2页)

项目四 蒙台梭利教育环境创设(第2页)

3。提供了保证材料安全的可能性;

4。便于教师观察,使其能根据儿童的需要来调整区域。

(四)通道畅通原则

区域设置必须考虑教室内的交通通道,以方便儿童行走和活动。进行区域活动时,孩子之间、孩子与柜架之间、地毯与地毯之间以及桌子与桌子之间必须留有通道,做到任何时候都可以畅通无阻。如场地有限,可设计单行线运动方案,既可以保证儿童行动自如,又可以保证材料的安全。

(五)生命教育原则

教室里必须要投放有生命的动植物,必须要有一盆大叶植物和若干小型盆栽植物以及适宜教室中饲养的小动物,如金鱼、乌龟等。这既美化了环境,又可以让儿童学习照顾动植物,从而培养他们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及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六)和谐之美原则

整个环境要和谐统一、协调一致且清新雅致,让孩子们体会到美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

(七)体现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氛围原则

体现地域文化的特色是幼儿园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基本前提。课程地域化要求挖掘本地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教育资源,从地域的自然、文化和社会特点出发,借助适合幼儿学习的地域素材和活动,加深幼儿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幼儿对地域的情感。蒙台梭利课程地域化的过程也是课程民族化和地方化的过程。

三、蒙台梭利教育环境创设的具体内容

(一)基本设施

1。桌子与工作毯

(1)应根据每个区域的活动材料所需的操作场地的要求(必须在地面?必须在桌面?还是两者皆可?具体列表统计)来确定投放在该区域的工作毯和桌子的数量。这样既能观察到进入该区域的儿童人数及频率,以便根据需要来调整区域大小,又能让儿童学会等待。

(2)一定要认识到桌子和工作毯都是可以活动(能够搬运)的。

2。柜架

(1)应根据学习材料的长度、宽度、高度及形状来选择适宜的柜架。

(2)一定要认识到柜架是可以活动的,并且是可以根据活动的需要而移动的。因此柜架的设计一定要方便搬运且安有轮子。(注:要用带刹车的万向轮,以保证儿童及活动材料的安全。)

(3)可以按区域来区分柜架的颜色,以此作为方便儿童物归原位的错误控制。

(二)学习材料

1。学习材料的投放原则

(1)材料的丰富性(数量上的保证):每种工作材料要投放3~5份。

(2)材料的层次性:学习材料要有难易程度之分,体现从易到难的循序渐进性。每种工作材料必须体现3个以上的层次。

①按年龄层次分:必须要有分别适合大、中、小3个年龄层次的儿童操作的材料。

②按难易层次分:必须要有基础性、选修性、研究性3个层次的操作材料。

(3)材料的系列性:材料之间体现循序渐进的关系,构成教学顺序。

①每种工作材料要形成系列,体现从易到难的顺序。如倒的工作:倒的材料可分为固体材料和**材料;固体材料又可分为:大的颗粒、小的颗粒、粉末;倒的器皿又可分为有嘴有把、有嘴无把、无嘴有把和无嘴无把;倒的动作按难易程度又可分为一对一倒(即从a倒到b)、一对多倒和平均分地倒。

②不同的工作材料要形成系列,构成教学顺序:如a工作是b工作的基础,a和b就要放在一起,或a要放在b的前面等。蒙台梭利教育的感官材料和数学材料都有这种系列性,所以不能随意摆放,以免破坏材料之间内在的系列性。

(4)投放的材料要有数量控制:要按份投放,小颗粒必须记数。

(5)多投放选修性、研究性和程序性的工作材料,少投放一些前导性(单一的动作练习)的工作材料。

2。学习材料的摆放原则

(1)每份工作操作必须装在一个托盘(或容器)里,以方便儿童取放。

(2)材料在教具柜上必须按份(个、套等)正面摆放,不能前后叠放、上下叠放,也不能反放、倒放、斜放,以方便儿童取放,同时培养儿童的秩序感。

(3)每份材料要按照能显现自身特点的方式摆放,便于儿童观察和选择。

(4)所有材料要统一放在距教具柜边沿约1cm的位置上,材料的边沿要和教具柜的边沿平行,便于儿童观察和选择材料,同时有利于培养儿童珍惜资源、小心呵护材料的意识。

(5)每份材料之间要留有可轻松伸进两名儿童的手的空隙,便于两名儿童同时取放相邻的材料。

(6)不同的材料要按材料之间的相关性、内在联系、难易关系和教学顺序来摆放,蒙台梭利教育的经典材料必须按规定的要求摆放。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