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我15岁拿金棕榈很合理啊免费全文阅读5200 > 第357章 怀孕了3更(第1页)

第357章 怀孕了3更(第1页)

“阿秋……”

“阿秋……妈,我难受!”

刘筱丽戴着口罩,但是露出来的眉宇间,还是能看出来嫌弃!

“难受就对了,俩加起来五十岁的人,倒春寒的日子,躺院子里睡觉,怎么没冻死你们俩!”

。。。

清晨的钟声在福利院上空回荡,像一层层涟漪扩散进微凉的空气里。林小满站在宿舍楼门口,手中那叠报名表被风吹得微微翻动。他低头看了看腕表,七点零三分,正是孩子们陆续起床的时间。走廊尽头传来拖鞋啪嗒啪嗒的声音,夹杂着打哈欠和互相叫名字的童音。

“林导!”一个清脆的声音从楼梯口传来。是小雨,披着一件略显宽大的校服外套,手里还攥着她的速写本。“你今天来得好早。”

“我想赶在你们吃早饭前把工作坊的事说清楚。”他笑了笑,将一张报名表递过去,“这是‘感官记录志愿者’的申请表,只要你想参与纪录片的制作,就可以填。不一定要画画、拍照,哪怕只是每天录一段你听到的声音,或者写下你闻到的味道,都算。”

小雨接过表格,眼睛亮了起来:“我能当组长吗?”

“只要你能说服至少五个小朋友一起加入。”

她立刻转身冲向餐厅方向,一边跑一边喊:“大家快来看!我们有自己的剧组了!”

林小满跟在后面走进餐厅,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餐桌上,映出一块块跳跃的光斑。几个孩子已经围坐在一起喝粥,听见动静纷纷抬头。有人惊喜地叫出声,有人害羞地低下头,还有个总爱敲饭盆打节奏的小男孩直接跳起来鼓掌。

李老师端着托盘走过来,笑着摇头:“你这一弄,比开学典礼还热闹。”

“他们需要的不是仪式感,而是归属感。”林小满轻声说,“以前我觉得拍纪录片是要‘呈现真实’,现在才明白,真正的起点,是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觉得??这件事有我一份。”

李老师沉默片刻,点头:“你说得对。这些孩子最怕的就是‘被代表’。别人替他们说话,说得多动听,都不是他们的声音。”

正说着,小雨带着四个孩子跑了回来,每人手里都拿着笔,争先恐后地抢表格填写。有个失语症的女孩用手语比划着问能不能用画画代替文字,林小满立即掏出随身携带的空白卡片递给她:“你可以画下今天早餐的味道??如果是甜的,就涂黄色;咸的,用灰色线条表现。我们会把它做成视觉日志。”

孩子们兴奋地讨论起来,连平时最沉默的那个自闭倾向男孩也悄悄拿了一张表,在角落坐下慢慢填写。林小满走过去蹲在他身边,没有催促,只是静静看着。过了许久,男孩忽然抬头,指了指自己的胸口,又做了个按按钮的动作。

“你想说……你也想录音?”林小满轻声问。

男孩点点头,眼神清澈。

“好。”他从包里取出一台简易录音笔,教他如何开关、如何对着麦克风说话。“等你想说了,就按下它。没人逼你开口,但你的声音很重要。”

男孩接过设备,紧紧抱在怀里,像是得到了全世界最珍贵的礼物。

上午九点,感官工作坊第一次集体活动正式开始。地点设在旧礼堂,这里曾是文艺汇演的场地,如今墙皮剥落,地板吱呀作响,却意外保留了一种原始的空间共鸣感。林小满提前让人搬来了几台老式音响、一台投影仪,还有他珍藏的一批实验影像资料。

“今天我们不做拍摄,也不谈剪辑。”他站在众人面前,声音平稳,“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听’。”

他按下播放键,《盲人电台日记?1987》那段熟悉的沙沙声再次响起。孩子们安静下来,有的闭眼聆听,有的盯着空气中仿佛能看到声音轨迹。

“你们听到了什么?”他问。

“一个叔叔在走路。”一个小女孩说。

“他的拐杖碰到了东西。”另一个接道。

“他还吃了红薯,很热。”第三个孩子笑着说。

林小满点头:“可你们没看到画面,为什么知道这么多?”

教室陷入短暂的静默。最后是小雨举起手:“因为我们用自己的经历去填补了那些空白。我发烧时也梦见过温暖的食物,所以我知道那种感觉。”

林小满心头一震。他忽然意识到,这群孩子天生擅长“脑内成像”??因为他们无法依赖视觉,反而发展出了更敏锐的联想能力。这正是他一直追寻的叙事方式:不靠镜头炫技,而靠观众内心的共情完成拼图。

“所以,”他缓缓说道,“这部电影不会有很多旁白,也不会有字幕解释一切。我们会留下空白,让观众自己去‘看见’。就像你们刚才那样。”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各自领到了简易录音设备或感官日记本。有人迫不及待开始录制窗外鸟鸣,有人趴在桌上认真写下“今天的牛奶有一股阳光晒过棉被的味道”。

中午,林小满接到王制片电话:“美术组刚提交了布景方案,打算复原上世纪九十年代福利院的老房间。你觉得怎么样?”

“别还原。”他果断回答,“我们要的是‘当下’的真实。如果非要做参考,就把现在的宿舍拍下来??掉漆的门框、贴歪的卡通贴纸、床底下藏着的漫画书。那些才是生活留下的指纹。”

挂掉电话,他翻开《田野日记》,写下新的一页:

“10月17日,晴转多云。今天我学会了‘退场’。导演的身份不该是掌控者,而是唤醒者。当孩子们主动拿起录音笔那一刻,我就知道,《关机》已经不再是我的作品,而是一场集体记忆的复苏运动。”

下午两点,他前往特殊教育学校取回母亲当年的教学档案。负责保管资料的女教师感慨地说:“林老师走得太早。但她留下的教案至今还在影响我们的课程设计。尤其是她提出的‘跨感官表达法’,现在已被纳入省级特教培训体系。”

林小满轻轻抚摸着泛黄的笔记本,里面全是母亲娟秀的字迹: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