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陶行知 思想 > 二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观念及其特点(第1页)

二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观念及其特点(第1页)

二、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观念及其特点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是在华夏土地上孕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育观,其浅显的语言不能埋没其内容的博大,更无法掩藏其理论的精到。

(一)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主要观念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主要表现有:

1。鲜明的目的——广泛培养“手脑双全的人”

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目的,有一个清晰的发展轨迹。

1923年《南京安徽公学办学旨趣》有关“科学的精神,美术的精神,大丈夫的精神”的办学思想,以及晓庄学校的培养目标“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应当是陶行知最早有关创造教育目的的论述。

1927年主张“在劳力上劳心”和“教学做合一”,认为“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即在用脑的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同时用脑去想。手脑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是创造教育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

1932年提出“创造出一种富有人生意义的工学团”的设想,以军事、生产、科学、文化、民主、节制生育为培养目标。创办重庆育才学校设定的教育目标则是:团结起来,做追求真理的小学生,做自觉觉人的小先生,做手脑双全的小工人,做反侵略的小战士。创办重庆社会大学时,把儒家“大学之道”略加改变而为“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

1947年明确提出“教育者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又说“把小孩子、农人、工人都培养起来,这才是创造教育的目的”。1948年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培养目标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要求师生“以创造的工作来纠正空谈与幻想。在共同努力创造学校上来学习共同努力创造中国新世界”。

通过梳理陶行知有关创造教育培养目标的论述,我们发现尽管在不同时期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培养“手脑双全”的观念始终贯穿其中。

2。强大的功能——启发人的创造力与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陶行知一方面指出儿童都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一方面又批判传统教育抑制了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与发展,认为儿童的创造力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层层裹头布包缠起来。陶先生力图打破传统教育的负面影响,明确创造教育的方向是“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并“把他们的头脑灌输成科学化”,“使他们为自己创造,为社会创造,为国家创造,为民族创造”。陶行知创造教育不仅重在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而且还要使人人都能创造,把创造教育的功能扩大到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扩大到国家与民族的兴旺发达。陶行知大声疾呼“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以实现创造教育的普及,进而达到“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的目标。

而实现创造教育的方法,陶行知非常推崇启发式教学法。他认为一位好先生不在于教书,而是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1945年1月,陶行知在《创造的社会教育论纲》明确创造教育的方法是“主观—启发;填鸭—自动;一粒一粒—整口;教授—自学”。根据《小学教育与民主运动》,创造教育可以理解为采用启发式、自动式、手脑并用式、教学做合一式的方法取代主观主义的、填鸭式、被动式的教学方法。可见,启发就是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激发创造欲。自动则强调学生创造的内部动力,学生自觉、主动地通过创造实验来锻炼创造力。自助、自导是指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自我引导、互相辅导来达到“举一反三”和“闻一知十”的学习效果,师生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以求共同创造。

3。明确的取向——以生活为内容,强**学做合一

陶行知认为教育从生活中来,只有以生活为内容的教育,才能激发人们解决生活问题的主意,也就是引发了创造的灵感。他指出创造教育,非但要教,并且要学要做,强**学做合一,尤其重视做在教育中的地位。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在改革教育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存在“重教太过”“教学分离”等痼疾,教育领域普遍把教育简化为教师灌输与学生接受灌输的过程,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一味灌输;学生除了受教,别无他选。陶行知尖锐控诉教与学分离的现象“一来先生收效很少,二来学生苦恼太多”,呼吁“教学二者,实在是不能分离的,实在是应当合一的”。基于此,陶行知在主持南京高师教务工作时就把“教授法”改为“教学法”,并逐渐完善为“教学合一”。他强调“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教学做合一”理论的丰满,突出了实践的价值,发展了“教学相长”的思想,甚至被陶行知作为晓庄师范的校训,用以指导学校的教学,主张教师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师生教与学的活动都要统一于“做”上。这种以“做”为中心,或者说以实践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正是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

4。实施的要求——创设良好的条件

陶行知认为儿童创造潜能需要精心培养才能挖掘并得到充分发展,但传统教育非但不能培养和发挥孩子的创造能力,而且使之被蒙蔽。因此,他主张经由以下途径改变传统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而大力实施创造教育。

(1)进行“六大解放”

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学生的创造力,陶行知主张把学习的权利和自由还给他们,即

——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