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就业与创业指导课本 > 一创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1页)

一创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1页)

一、创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创新是什么——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动因

(1)企业创新含义

什么是创新?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已存在的自然资源或社会要素创造新的矛盾共同体的人类行为,或者可以认为是对旧有的一切所进行的替代、覆盖。

经济学上,创新概念的起源为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概论》。熊彼特在其著作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5个方面内容:①引进一种新产品。②采用新的生产方式。③开辟新的市场。④开辟和利用新的原材料。⑤采用新的组织形式。

到20世纪60年代,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美国经济学家华尔特·罗斯托提出了“起飞”六阶段理论,对“创新”的概念发展为“技术创新”,把“技术创新”提高到“创新”的主导地位。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创新还应包括观念和思维的创新。这些对于企业也非常重要。

案例分析

“休克鱼”案例引发的思想革命

所谓“休克鱼”是指硬件条件很好,管理不行的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落到市场的后面,一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把握住市场很快就能重新活起来。

海尔在企业经营理念中,用“鱼”来隐喻“企业”。吃“休克鱼”是海尔兼并扩张举措的一种形象的比喻。鱼的肌体没有腐烂,比喻企业硬件很好;而休克鱼就是指鱼处于休克状态,即比喻企业的思想、观念有问题,导致企业停滞不前。这种企业一旦注入新的管理思想,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很快就能够被激活起来。

在中国,国外成功的例子只能作为参考,大鱼不能吃小鱼,也不可能吃慢鱼,更不能吃鲨鱼,在现行经济体制下活鱼是不会让你吃的,吃死鱼你会闹肚子,因此只能吃“休克鱼”。

在吃“休克鱼”理念指导下,海尔在很短的时间内成功地兼并了14家企业、盘活资产近15亿。1998年初,“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的案例正式进入美国哈佛大学课堂,张瑞敏成为第一个登上哈佛讲坛的中国企业家。

观念的创新,引发的行动创新。海尔今天的成绩首先归功于制度的创新。但如果没有管理者的一次次观念创新,就不可能有制度的创新,更谈不上后来的惊人成就。

(2)企业创新的特点

创新的最主要特点是新颖性和具有价值。

1。新颖性。新颖性包括三个层次:①世界新颖性或绝对新颖性。②局部新颖性。③主观新颖性,即只是对创造者个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

2。具有价值。这个特点与新颖性密切相关,世界新颖性的价值层次最高,局部新颖性次之,主观新颖性更次之。

大卫·史密斯发明了“邮包炸弹”梅利莎病毒,到案发时已使100万台电脑瘫痪,造成8000万美元的经济损失。这不是创造价值,而是价值大破坏。

(3)企业创新的分类

对于企业而言,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产品(服务)或技术创新。

以取得市场竞争力为导向,是一个从产生新产品或者新工艺的设想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这样一系列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由技术开发和产品制造这两大环节构成。

根据现实条件,我国企业可以采取自主创新为主,模仿创新(先从国外引进产品,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升级、创造)为辅,兼顾合作创新(两个企业以上组建技术联盟)的技术创新战。

互动空间

日本日立公司在北海道有一家专门制造电扇的工厂,由于产品单调,销路不好,一直亏损,该工厂的经理发现在这里很多农民靠塑料大棚种植农作物,而大棚需要换气用的风扇,因此就自作主张生产换气扇。

一次,日立的总裁来到这里考察,看见此“不务正业”的现象,就问是怎么回事,该经理很巧妙地答道:这也是电扇啊,总裁没太在意,结果若干年过去了,该工厂一跃成为日本专营各类工业用风扇的唯一厂家!

问题:你认为上述的例子是创新吗?为什么?

第二,制度创新。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