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人际沟通与礼仪学到了什么 > 第一课 国际礼仪(第1页)

第一课 国际礼仪(第1页)

第一课国际礼仪

人们互相往来,要讲究礼节,注意礼貌,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行事,使社会生活有序地、和谐地进行。平常生活是这样,国际交往也是如此。在长期的国际交往过程中,由各国相同或相似的礼仪规则慢慢演化为一种国际惯例,为各国共同遵守,形成了国际礼仪通则和国际礼宾次序。

一、国际礼仪通则

(一)忠于祖国

在国际交往中,忠于自己的祖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都是首位的、最重要的原则。在与外国人交往中,不尊重祖国不仅表示自己修养低下,而且还会被外国人蔑视。只有忠于祖国的人,才能赢得外宾的尊重。

忠于祖国,应该是不讲任何条件、毫无保留的。而遵守此项准则,通常体现在热爱祖国、拥护政府等基本方面。

(二)关注形象

在国际交往中,人们普遍对交往对象的个人形象十分关注。因为,个人形象真实地体现着个人的教养、品德、精神面貌和生活态度,如实地展现出对交往对象的重视程度,且个人的形象总是与国家形象、民族形象、组织形象密切相关。因此,干净整洁的仪容、得体端庄的服饰、优雅大方的举止、亲切自然的表情、温文尔雅的谈吐、善意诚恳的待人是规范个人形象所必需的。

小故事

维护好个人形象

郑宇是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一次,获悉一家著名的德国企业董事长正在本市进行访问,并有意寻求合作伙伴。郑总经理非常希望与这家德国企业合作,于是通过有关部门牵线搭桥,和对方约定会面,对方也有合作兴趣。双方会面的那天,郑总经理对自己的形象刻意地进行了一番修饰。根据自己对时尚的理解,他上穿夹克衫,下穿牛仔裤,头戴棒球帽,足蹬旅游鞋。无疑,郑总经理希望自己能给对方留下精明强干、时尚新潮的印象。

然而事与愿违,郑总经理这一身时髦的“行头”,却偏偏坏了他的大事。德方同行认为此人着装随意,过于前卫,尚欠沉稳,个人形象不合常规,与之合作之事再作他议。

点评:

根据惯例,在涉外交往中,每个人都必须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形象,特别是要注意自己在正式场合留给初次见面的外国友人的第一形象。郑总经理与德方的第一次见面属国际交往中的正式场合,应着西服或传统中山服,以示对德方的尊重。

小贴士

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在国际交往中,形象是一种效益,形象是一种宣传,形象是一种教养,形象是一种服务。

(三)热情有度

热情有度是要求人们在国际交往中、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既要注意待人热情而友好,更要充分把握好待人热情的分寸,否则就会事与愿违、过犹不及。

在国际交往中要真正做到“热情有度”,关键是要讲究五个“有度”,即关心有度、批评有度、距离有度、举止有度和交往有度。

小故事

关心有度

小王是上海一家星级酒店楼面值台服务员。一天,一对入住数日、来上海谈生意的德国夫妇外出归来。小王顺口便问:“你们去哪里玩了?”对方耐心地回答道:“我们去南京路了。”小王又问:“你们逛了什么店?”对方无奈地应道:“上海华联。”小王追问道:“你们都买了什么呀?”德国夫妇没作回答,说声再见后离去。之后,这对德国夫妇向酒店提出了更换楼层的要求,理由是:“王女士令人不解,她对客人的私生活太感兴趣了。”

点评:

在中国人看来,小王的关心完全出于善意,并体现了小王待人热情友善,但在西方人眼中则涉及了个人的隐私。这便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因此,在与外宾交往时,不可表现得过于热情和关心,否则会引起误会。

(四)求同存异

由于世界各国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各不相同,礼仪习俗也存在着差异性。在国际交往时,应了解对方、尊重对方,做到求同存异。“求同”,就是要遵守国际通行的礼仪惯例,即重视礼仪的“共性”;“存异”,就是要尊重交往对象所在国的礼俗,即重视礼仪的“个性”。

(五)入乡随俗

“入国而问禁,入乡而问俗,入门而问讳”,是国际交往中的一项基本常识。入乡随俗,就是在与外国人直接交往时,或者正式前往其他国家、地区进行工作、学习、旅行或进行其他活动时,要注意了解和尊重当地所特有的风俗习惯。

在国际交往中,当自己身为“东道主”时,通常讲究“主随客便”;当自己充当客人时,要讲究“客随主便”。这两种做法都是对“入乡随俗”原则的具体贯彻落实。

小故事

邓小平访美戴上牛仔帽

1979年2月,邓小平同志访问美国,当他来到得克萨斯州休斯敦的骑术表演场时,人们全体起立,掌声和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根据当地习俗,一位美国女骑士策马来到邓小平面前,把一顶乳白色的牛仔帽献给了他。当时大家都以为小平同志不会戴那顶帽子,谁知小平同志微笑着接过这一礼物,并立即戴在头上,同大家一起鼓掌。随后又频频挥动牛仔帽,向欢呼的人群致意,给美国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点评:

对于美国人来说,邓小平欣然戴上牛仔帽观看美式牛仔表演这一“入乡随俗”的举动,表达了他对美国文化的尊重和对美国人民的友好之情。如今,邓小平头戴牛仔帽、向美国公众挥手致意的友好和自信形象已定格在历史中,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一个永久象征。

(六)尊重隐私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