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人际沟通与礼仪学到了什么 > 第一课 人际沟通(第1页)

第一课 人际沟通(第1页)

第一课人际沟通

每个人自诞生起,就要与他人交往,有交往,就会有沟通。家庭生活中、学习工作中无不需要沟通。可以说,无论我们在做什么,或者想做什么,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学会与人沟通。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假如人际沟通能力也是同糖或咖啡一样的商品的话,我愿意付出比太阳底下任何东西都珍贵的价格购买这种能力。”

一、何谓人际沟通

(一)沟通

很多人会认为沟通是件很容易的事,“我们不是每天都在沟通吗?”“我告诉他了,所以我已经跟他沟通了”。其实沟通并不能单纯用这些事实来说明。沟通不是一个永远有效的过程,只有清楚认识沟通的含义,才能体察出我们在沟通能力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行有效的沟通。

沟通是信息、思想与感情凭借一定符号载体,在个人或群体之间进行传递并获取理解的过程。

沟通是双向性的,一定是两个以上个体或群体之间的传递过程才是完整的沟通,否则只能是一个人的自言自语或内在的思考反省过程。而要达到良好的沟通目的,必须全面了解沟通所传递的内容,即信息、思想及情感,这些内容不但要被传递,还要被充分理解。

小故事

秀才买柴

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他听懂了“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面前。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他听懂了“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意思是说,木材的外表是干的,里面是湿的,燃烧时烟多火焰少,请减些价钱吧!这回卖柴人根本听不懂秀才说了什么,于是担着柴就走了。

点评:

沟通是人们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过程,信息、思想与情感只有被接受,沟通才富有成效。自己懂,而别人不懂,是许多人在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二)人际沟通

人际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思想与情感的相互传递的过程。诸如饭后与父母亲的闲聊、好友千里一线牵的电话聊天、与辅导员谈心等都是人际沟通。

人际沟通可谓无处不在。在家庭中,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夫妻之间的沟通;出了家门,会有邻里之间的沟通;进了学校,便会有师生、同学之间的沟通;步入社会,则有同事、朋友及上下级之间的人际沟通。因此,沟通已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懂得沟通、勤于沟通的人最更容易成功。

小贴士

美国哈佛大学调查结果显示;在500名被解职的男女员工中,因人际沟通不良而导致工作不称职者占82%。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对一万份人事档案进行了分析,结果是:智慧、专业技术、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25%,其余75%取决于良好的人际沟通。

(三)人际沟通的要素

沟通是人类所从事活动当中最复杂的一种。一个完整的人际沟通过程包括发送者、编码、信息、渠道(媒介)、解码、接收者、反馈、背景、噪声等要素。

如果你正在溺水并大呼“救命”,那么你就是一个信息的“发送者”,你所发出的信息是“救我的命”,而你所使用的发送编码就是你的语言,你所用的渠道是喊叫,背景和环境则是正要吞噬你的波涛,噪声就是波涛声。如果你的信息没有接收者,那么你的沟通就失败了,你将会被淹死。

1。发送者

发送者是指发送信息的主体,是信息源与沟通发起者,是沟通的起点,是沟通过程的主要要素之一。发送者可以是个人、群体、组织、国家等。发送者的主要任务是信息的收集、加工及传播。

2。接收者

接收者是信息传递到达的客体、信息受众。信息为接收者所接收,这是沟通的根本目的。如果没有接收者,沟通也不能实现。接收者的主要任务是接收发送者的信息、思想和情感,并及时地把自己的信息、思想和情感反馈给对方。

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所以,发送者与接收者只是相对而言,这两种身份可以发生转换。

小看板

双向沟通与单向沟通

假设甲和乙是进行人际沟通的双方,当甲发出一个信息给乙时,甲就是沟通的主体,乙则是沟通的客体;乙收到甲发来的信息后也会发出一个信息(反馈信息)给甲,此时乙就变成了沟通的主体,甲就变成了沟通的客体。由此可见,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沟通的双方互为沟通的主体和客体。但有时,乙收到甲的信息后,并不发出反馈信息。那些有反馈信息的人际沟通,常被人们称为双向沟通,例如两个人之间进行对话;而只有一方发出信息,而另一方没有反馈信息的人际沟通,就被称为单向沟通,例如电视台播音员和观众之间的沟通。

3。编码

编码是发送者将信息转化为可传输符号的过程。这些符号或信号可以是文字、数字、图像、声音或身体语言等。

4。解码

解码是接收者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理解的过程。如果解码错误,信息将被误解或曲解。沟通的目的就是希望接收者对发送者所发出的信息作出真实的反应及采取正确的行动,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就说明沟通不灵,产生了沟通障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