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强制性标准B。国家标准C。推荐性标准D。行业标准
E。方法标准
17。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社会主体包括____、中介服务主体、政府监管主体和从事安全生产的从业人员。
A。企业责任主体B。工会组织C。全体公民D。居委会
三、判断题
1。所谓“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处理保证安全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上,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
( )
2。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企业员工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 )
3。企业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费用应该由员工个人承担。
( )
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与其岗位相关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使其具备相应的安全操作技能;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参加专业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 )
5。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在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后,不再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 )
6。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
( )
7。生产经营单位为了逃避应当承担的事故赔偿责任,在劳动合同中与从业人员订立“生死合同”是非法的、无效的,不受法律保护。
( )
8。生产安全事故按事故发生的原因可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按事故造成的后果可分为人身伤亡事故和非人身伤亡事故。
( )
9。企业单位必须认真地对新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的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并且经过考试合格后,才能准许其进入操作岗位。
( )
10。事故发生主要是由于设备或装置上缺乏安全技术措施,管理上有缺陷和教育不够三个方面原因而引起。
( )
四、简答题
1。处置生产安全事故的“四不放过”原则是什么?
2。危险化学品包括哪些?
3。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4。简述突发事件的分类分级和预警级别。
5。安全检查的类型、任务和要求及基本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