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安全生产实训心得 > 3 5 案例分析(第1页)

3 5 案例分析(第1页)

3。5案例分析

案例一违规焊接,触电死亡

1。事故经过

1998年7月20日,三门某船舶修造厂船坞内,一艘由股份合作建造的钢质渔船正在修理。条石和枕木把整个船体高高垫起,距离地面约0。8m。船的甲板上放着两台破旧得不能再破旧的交流弧焊机,由同一把电源闸刀供电。两台焊机的电源接线桩均已损坏,电源线直接接入焊机内部线圈绕组的出线端;两台焊机的输出电缆线均多处破损,两条接地回线接在船舷的同一点。焊机及船体无其他接地或接零措施。在船尾部立着一根镀锌钢管和一根发锈的40mm×4mm角钢,一端靠在船体上,另一端插入地面,用于支撑准备对船体进行去锈、上油漆的踏板。焊接现场距离变压器20m。

7时30分,无证焊工许某像往常一样利用其中一台焊机在甲板上对船体进行焊接作业,股东之一的李某,在船尾准备去锈作业,当他的手握住靠在船尾的角钢时,当即触电,后退几步后,倒在甲板,经现场抢救无效而死亡。在此前,也有人在触及角钢时,感到有电麻,但都被认为是感应电而忽视。

2。事故原因

在电焊机空载电压(一般不大于85V)下,经焊机输出端→船体→人体→角钢大地→变压器形成回路,强大的电流通过李某的身体(一般焊接电流在150A左右),造成触电事故。

案例二违规卸载氧气瓶导致气瓶爆炸

1。事故经过

某重型机械厂段某因急用氧气,在没有征得领导同意的情况下临时让装配工刘某、陈某去充氧站拉了一车氧气瓶,在厂门口卸车时,门卫喊陈某,让他去接电话。在陈某去接电话时,刘某着急便自己卸车,可是由于他一个人很难把氧气瓶搬下去,于是刘某就用脚蹬滚动瓶罐到车厢边,然后就抛掀气瓶到地上。可是当刘某在抛落第三个氧气瓶的时候,氧气瓶突然发生爆炸,刘某当场被炸身亡。

2。事故原因

如果装满氧气的钢瓶内气压达到一定的数值,并且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温度较高的话,就可能发生爆炸。装配工刘某根本就不懂装卸技术,也不知道装卸氧气瓶的知识。在一个人的情况下,为了图省事,就采用脚蹬、抛掀的办法卸载氧气瓶,钢瓶被从1m的高处抛掀撞击地面,受突发震**,瓶内氧气产生瞬间超压而导致爆炸。事后经检验此气瓶受腐蚀瓶壁已低于设计厚度,这也是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防范措施

教育职工严格遵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装运氧气瓶之类易燃易爆危险品应由专业搬运工进行搬运,运输过程中严禁野蛮装卸,严禁产生撞击。瓶壁下部应装有良好的保护胶质垫圈,储存及运输钢瓶都应立式存放,不可在烈日下长时间暴晒,以免产生高温。

案例三焊机调节器未盖引发事故

1。事故经过

1979年3月22日上午,电焊培训班做准备工作将电流调节器拿到焊接培训处,但5号电焊机上面的孔洞没有盖好。下午4时15分,电焊学员徐某去开电焊机,因电焊机布置太密,电焊线又拉得太乱,他只好从小直流和5号焊机中间进去(6号焊机正在使用),左手去开开关,右手正好放到5号焊机上面孔洞中,右手从食指到小指四指头全部被电焊机风扇叶片打碎。

2。事故原因

(1)场地狭窄,电焊机布置太密,电焊线太乱,造成行动不便,且徐某本人在开电焊机开关时,粗心大意,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电流调节器拿走后没有及时布置好孔洞,防护设施不完全,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3。预防措施

(1)电焊机集中布置后布线要整齐。

(2)电焊机的电流调节器取走后,孔洞应盖好,以防伤人。

案例四焊工擅自接通焊机电源,遭电击

1。事故经过

某厂有位焊工到室外临时施工点焊接,焊机接线时因无电源闸盒,便自己将电缆每股导线头部的胶皮去掉,分别接在露天的电网线上,由于错接零线在火线上,当他调节焊接电流、用手触及外壳时,即遭电击身亡。

2。主要原因

由于焊工不熟悉有关电气安全知识,将零线和火线错接,导致焊机外壳带电,酿成触电死亡事故。

3。预防措施

焊接设备接线必须由电工进行,焊工不得擅自进行。

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1986),轻伤事故是指损失工作日____105日的失能伤害的事故。

A。大于B。小于C。大于等于D。小于等于

2。现行事故统计中,一般伤亡事故是指一次死亡____的事故。

A。3~5人B。3~9人C。1~2人D。3人以上(含3人)

3。不安全行为是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____。

A。人为错误B。管理缺陷C。领导失职D。物质条件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