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园长与家长的沟通 > 第二节 园长指导家长工作的基本原则(第2页)

第二节 园长指导家长工作的基本原则(第2页)

作为为社会服务的教育机构,幼儿园教师要有服务家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教育幼儿、引导家长作为我们的责任。

利用幼儿园的资源,主动为家长提供帮助和指导,为他们创设良好的环境,而不能为了好管理,将家长拒之门外。

三、预设原则

家长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对幼儿园的决策具有知情权。当幼儿园进行一些政策上的调整时一定是从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的,即便这样一些家长仍然不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支持。那么每当这个时候园领导应该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增强问题的预设能力,根据细微情况洞察问题并能够采取一些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如每逢升班,有可能会出现小班扩招,为了保证班额合适会采取中大班幼儿适度并班合班的方式,这样可缓解适龄儿童入学率问题。但在合班中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分哪个班?分到哪个班?哪位老师跟班?这些问题势必会引发家长的不满情绪。在领导班子会中应对可能产生的系列问题进行预设,并采取有效措施。如在合班问题上可采取家长决定的方式,涉及的幼儿家长自行进行抽签,给予每位家长均等的机会与选择权,并在小班入园时让家长了解一些相关的情况,有思想准备。较完善的问题预设能够规避后续一些问题的发生,促进家园顺利合作。

案例14带着微笑离开

一次,我去保健室跟保健医生谈工作,正好有位家长前来询问为幼儿办理退园手续的事情。保健医生应答着“可以”,也没有了解家长退园的原因,就痛快地为其办理了手续。负责招生的老师小声嘀咕道:“多转走几个才好呢!后面排队的孩子可多呢,一个都进不来,正着急呢。”

招生老师说得没错。现在幼儿园的入园压力这么大,有很多孩子都排着队等着入园,但名额有限,我们也很为难。不过,转念一想,为什么那么多家长使出浑身解数,要进我们幼儿园,而这位家长却要给孩子办理退园呢?这其中一定有什么原因吧!我们总是跟教师说不要“吃老本”,我们管理者也不能“吃老本”呀!尽管这几年幼儿园的办园质量赢得了家长的口碑,但我们也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水平,应当不断听取家长的意见,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办园水平。想到这些,我赶紧跑出了医务室。

我追上那位家长,他见我朝他走来表情有些紧张,还以为办理手续遇到了什么麻烦呢。“您好!我是这所幼儿园的园长,我想了解一下您给孩子退园的原因。我们这么做的目的是想发现我们幼儿园的问题,以后好改进,更好地为孩子、为家长服务。您要是发现我们幼儿园有什么问题,请您尽管提出来,我们会非常感谢的!”家长听我这么说,大概是有点惊讶,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说道:“这也是我们当初选择咱们幼儿园的原因,咱们幼儿园的服务意识这么强,我也舍不得让孩子退园。好不容易才进来,孩子也很喜欢幼儿园,很喜欢老师,但是我们要搬家,新家离幼儿园实在太远了!”听到这里,我心情一下就放松了,“很高兴孩子曾经在我们这里上幼儿园,相信他很快就能适应新环境的。”家长带着微笑离开了。

教师们对待这件事情的态度,让我意识到作为园长应该重视的问题,不能因为幼儿园的招生状况好,就自我满足,沾沾自喜,裹足不前。自满只会让我们变得封闭,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后来我组织行政人员讨论并制定了《离园幼儿情况调查表》,不仅引起了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重视,而且将该项工作制度化。

作为园长,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忧患意识,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发现问题的现象或机会,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

四、层级原则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一部分,对任何一个幼儿园来说让园长事事躬亲是不可能的,尤其在家长工作方面园长应该统一理念,采取分级管理的方式,园长——保教主任——年级组长——班长——教师,做好自上而下的统一部署。同时保证问题收集、方法研讨从下而上的畅通。形成阶梯式互动,有计划地衔接与分解,有工作组织与实施的监督、反馈和评价。

五、多边原则

家长和幼儿是幼儿园的服务对象,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园长应该明确幼儿园中的每一个工作者都应是家长和幼儿的服务者。从园长、主任到教师、保育员,甚至幼儿园中的保洁、安保人员都需要与家长进行沟通。如果你在百度中搜索某幼儿园,常会看到这样的评论“幼儿园的老师态度很好,就连保安都很热情”“幼儿园很整洁,每天早上幼儿园的玩具都被擦得干干净净,孩子们很喜欢”。当然也不乏负面的评论“幼儿园不能随便进,上次隔着门想问一个保洁员事情,她都没理我!这种爱答不理的态度让人接受不了。一个保洁员都这么牛,可想而知老师的素质也好不到哪去”。听到这样的评论,我们的感受是不同的,但给我们传达的信号是相同的——家长沟通不只是教师的事。幼儿园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是园所文化和教育理念的传达者。每个人的态度、语气、语言甚至园所环境都在时时与家长进行着沟通,让全员都能与家长进行适宜沟通,做好家长工作是优秀园长的职责之一。

案例15“抹布园长”的微笑

最初创办幼儿园时的经历,使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我都会早一点来幼儿园拿着抹布擦一擦操场上的大型玩具。每天刚打扫完,还没有来得及把抹布送回去,孩子们就陆陆续续来园了。我经常拿着抹布站在幼儿园的门口和孩子们问好,为此,家长们给我起了一个绰号“抹布园长”。

一天,我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幼儿园擦拭园里的大型玩具。一位家长走过来问:“请问招生办公室怎么走呀?”我一抬头,看见一位妈妈领着一个小女孩站在我面前。小女孩穿着一条粉色的小裙子,头上扎着两个小辫子,两个大眼睛水汪汪的,长长的睫毛像两排小刷子一样。大概是第一次来幼儿园,她好奇地四处看着。我告诉家长,我可以先带她们过去,然后笑着对小女孩说:“小姑娘,早上好!欢迎你来我们幼儿园,看我们这里有这么多玩具,你喜欢这儿吗?”小姑娘往妈妈的身后靠了靠,很腼腆地点点头。看着小姑娘可爱的样子,我别提多喜欢了。我把家长送到招生办公室,然后和小姑娘说再见。

过了一会儿,招生办的老师看到我,笑着跟我说:“朱园长,刚才您带进来的那位家长什么都没问就决定入园了。”我很迷惑地问为什么。招生老师说:“那位家长说,你们幼儿园的清洁工都那么有礼貌,那么喜欢孩子,教师的素质一定就更高啦!”我听后,不禁笑起来。但是,笑过之后,我却陷入了思考,幼儿园真正吸引家长、吸引孩子的是什么?除了硬件设施,最重要的还是人文环境。以往的工作中,我们总是非常强**师的职业道德与个人修养,而对清洁工这些后勤工作者,总是强调要把卫生打扫好,而对他们的个人修养,以及该如何与家长交流,如何与孩子交流则没有提出什么明确要求,没有重视这个问题。

园长利用全园会的时间,把这件事情与大家一起分享,让大家都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幼儿园的一部分,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幼儿园的形象。幼儿园是一个整体,幼儿园的文化是由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营造的,无论是清洁工还是园长,都是普通的一员。

在开展家长工作的过程中,园长与孩子的互动是有效开展家长工作的媒介。每日早来园、晚离园以及一日生活的其他环节,园长都应该认真倾听孩子的谈话,观看孩子的表现,从孩子与材料的互动中找寻工作的出发点,进而促进孩子的发展。园长作为教育思想的传递者,身边的教育事件、教育资源、教育智慧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人。

案例16滑梯谁做主?

谁是研究的主人?我一直认为教师是研究的主人,从一次与孩子的意外交流,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才是研究的小主人。研究离开孩子就不生动、不切实际。生活中教师要学会感受幼儿的心灵,了解幼儿的想法,让幼儿成为自己生活的研究者。

大班操场滑梯改造的很多想法就来源于孩子。以前自由活动时间,滑梯总是孩子们的首选,而近两年选择滑梯的孩子越来越少。是玩具多了孩子选择的空间大了吗?我们开始倾听孩子的声音“这要能像体能运动场里的滑梯多好啊”“我上次在游乐场还玩了高空滑道呢,特别刺激”“还应该安点索道,那个好玩”。听到孩子们这样的聊天,我们在行政会上讨论:要不要把它换掉?如果换掉它,对孩子们来说价值有多少?如果在旧滑梯上改造,可以怎么改?最后,我们认为滑梯既然是孩子们的,就该由孩子来决定。于是我们开展了滑梯设计活动。孩子提出很多想法“这如果有个坡能让我们跑上去就好玩了”“如果这里有一个小**桥就有意思了”“要是能做一个长长的通道把我运到沙池多好”。孩子们的想法真是太让我欣喜了,我们一定要帮他们实现心中的愿望。于是玩具改造开始了。改造的玩具是不是真正能符合孩子的发展需求呢?我们组织了一次很有意义的现场研究活动。把教研搬到了户外,站在这个大型玩具上,跟环境进行互动研究。

孩子们说:“哇!这么高能不能行?”几个男孩子勇敢地试了试,但都跑到中间就滑了下来。孩子们想了想说:“要是有跟绳能拉着就好了。”于是斜坡上多了一根绳子。有个孩子说:“我还想跟他比赛呢,要是有两根绳多好啊。我又不能跟他拽一根绳。”于是斜坡上变成了两根绳子。两个孩子拉着绳子上去了。孩子们成功爬上滑梯拍手击掌的过程,其实就是让老师们真正感动的过程。我们也感到,让幼儿成为研究的主人的时候,尊重幼儿意愿的时候,会给我们带来喜悦,其实这就是研究的价值。

六、无痕原则

大家都听说过“破窗理论”吧?如果有人打碎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事情又何尝不是在环境暗示和诱导下行事的结果。在优雅洁净的场所,我们都会保持安静,不会大声喧哗;相反,如果环境脏乱不堪,那四处可见的都是打闹、咒骂等不文明的举止。因此要想引导一个好的环境,除了要维护,还必须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

那么在家长工作的指导中也可以利用破窗理论,通过观察发现“典型”,达到榜样学习的效果。一方面敏锐发现教师中家长工作的示范典型,大力宣传让大家看到、听到、学到;另一方面还要察觉家长工作做得不够好的人和事,及时并悄悄地纠正和避免。这样对教师的家长工作是一种无痕的指导,利用了人们效仿学习时的心理效应,有效并巧妙地将对家长工作的指导蕴于无声之中。

温水煮青蛙:在温度变化明显的情况下,青蛙可以迅速跳出。而当水温变化很微小的时候,青蛙就难以察觉,而失去逃生的机会。幼儿园工作也是这样,如果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指出和纠正,那么小错就会酿成大错。

蝴蝶效应:20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孙雨林一只蝴蝶偶尔振动翅膀,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也就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影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