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的重复性是今天电视栏目的通病,如何在同类型栏目中保持优势,内容的独特性是策划人必不可少的筹码。如推介商品的电视栏目不少,但是能将销售商品的超市直接搬上电视栏目的不多。美国著名的家庭电视台——帕克森电视台的品牌栏目《超市扫**》的节目模式之所以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和运用,就在于其节目内容的独特性——在超市跑上一圈,随手抓您想要的东西而无须付钱。于是中央电视台在购买这个栏目版权后策划制作的《超市大赢家》让中国观众对财经频道有了全新的认识。同样是职场类栏目,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在引导正确求职观的同时,在内容上强调与众不同的观点与碰撞。尖锐、刁钻的问题从大“BOSS”口中说出,深刻甚至是“刻薄”的议论从嘉宾的言语中流露,抗压测试性质的引导话语从主持人串词中带出,完全不同观点的争论从主持人和面试官们的交流中传播,正是这些与众不同的内容成为本栏目的一大看点,才使得职场栏目猛增的洪流完全无法抵挡该栏目的品牌魅力。
七、形式定位
栏目的形式定位就是与电视节目内容相对应的电视节目表现形式,它是电视节目制作方式的核心,提供着适用于不同内容的电视处理方法。因此,无论从其内容结构上,还是从其总体和具体表现形式上,都要把形象生动、新颖活泼作为艺术追求,从而把新鲜实用的内容用新颖活泼的形式传播给受众,达到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融合与共、相映生辉,最大限度地强化内容对受众的感染力、激发力和教育、启迪、引导、愉悦功能。
栏目的形式主要包括基本形式、结构、制作形式三个层面。
(一)基本形式
栏目常用的基本形式有九种,有些栏目使用较为单一的形式,有些栏目则在下述形式中经过组合而成,具体何栏目用何形式无一定之规,但是对内容的把握是选择形式的前提。
1。播报
这一形式是新闻栏目的主要表现形式,各类型栏目中涉及信息传递的均采用此形式。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中国新闻周刊》,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北京卫视的《每日文化播报》等都是典型案例。
2。访谈
这一形式从电视新闻栏目中出现后成为众多栏目常用形式之一,尤其是一对一的形式可以直奔主题,对很多电视栏目而言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形式。中央电视台《面对面》、《人物》、《艺术人生》等是典型案例。
3。谈话
从访谈和生活相结合的角度产生的谈话栏目是当下电视平台最受欢迎的一类“形式”主体栏目。它充分地将访谈的严肃性消解,又将生活聊天的随意性加以修正,形式上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会客厅》,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鲁豫有约》、《时事辩论会》,民营公司的《超级访问》、《情感方程式》、《美丽俏佳人》、《非常静距离》等都是谈话栏目中的名牌。
4。短片
该形式从早期的新闻短片开始,成为绝大多数栏目中常见的形式,有纪录短片、电影故事短片,也有传统专题片画面和解说词相结合的形式。这些短片有真实采写的,也有扮演的,但是总体上都是有既定主题的短片,应用范围极为广泛。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今日说法》、《生活》,凤凰卫视的《走读大中华》、《凤凰大视野》等都以此为主要形式,而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等大型娱乐栏目则将此作为选手推介的主要形式。
5。竞赛
竞赛的类型包括知识竞赛、智力竞赛、体能竞赛、特长竞赛等,但无论何种竞赛,竞争和对抗是此形式的关键项。例如,中国台湾电视公司综合台知识竞赛栏目《百万小学堂》,每个选手能够通过的答题数量不一,多和少决定了晋级的情况;对于安徽卫视《男生女生向前冲》而言,每个选手通关的情况不一,但是有人落水有人到达终点之间形成的竞争性是其紧抓观众注意力的关键之一;对于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而言,每个选手在演唱歌曲的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因为所得分数的差异会出现有人晋级有人淘汰的局面,而这也是该栏目不同于传统综艺演出之处;而《中国听写大会》、《汉字英雄》、《一站到底》、《最强大脑》等栏目都让竞争和对抗成为栏目极具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6。表演
表演本是舞台艺术的专有名词,但是随着电视栏目对于舞台的充分借鉴,表演也成为很多栏目常用形式之一。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今日说法》等栏目针对一些已发事件但无影像记录的情节进行情景再现;辽宁卫视《爱笑会议室》、黑龙江卫视《本山快乐营》则将生活与艺术结合的舞台小品表演作为主要栏目形式;《星光大道》、《中国达人秀》、《快乐大本营》、《百变大咖秀》、《年代秀》等栏目中无论是特长表演还是反串表演,再或者是题目表演,都是将表演与电视结合的成功案例。
7。演讲
传统意义上的演讲只能进行在严肃的环境中,而当下与电视结合的“演讲”已经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电视栏目形式,虽然风格各异但只要与内容吻合即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是严肃课堂的演讲;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开讲啦》、电影频道《佳片有约》是文化气息十足的演讲;安徽卫视《超级演说家》则是情感色彩极浓的演讲;东方卫视《今晚80后》、浙江卫视《壹周立波秀》、山西卫视《老梁故事会》等都是脱口秀“演讲”。
8。互动连线
电视是转换时空的奇迹,与电影的后期剪辑不同,电视的转换时空利用技术随时随地即可进行。从《东方时空》的“时空连线”,到《我不是明星》的“明星连线”,再到《新闻1+1》的“现场连线”,观众在体验着同时不同地的梦想,而电视也在完成着新形式的运用。
9。动漫
一个非动漫的电视栏目中的动漫段落可以让很多严肃变为轻松,让抽象变为具象,让单调变为丰富,这种形式被大量移植进入各种类型栏目。新闻栏目在讲述一些不良社会现象时运用动漫加以演绎,让讽刺变得更加直观;选秀节目选手用动漫做出个人介绍,形式新颖、个性鲜明;生活服务类栏目介绍生活小常识,打破原来的单一的播报,而是用动画片形式传播,简单易学;教育类栏目在讲述一些历史知识时使用动画片回溯历史,让受众有设身处地的感受。
(二)结构
要使栏目能长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就需要利用逻辑层次的递进或者结构变化来避免观众的欣赏疲劳,使内容和形式得到有效的融合。目前电视栏目常用的结构类型大致有以下三种:
1。板块结构
板块式结构又叫球形结构,是在一个栏目内划分为几个具有固定时长、固定内容的子栏目,而栏目总长不变。板块之间一般不用主持人串连,即使有主持人也仅仅起到串连的结构性作用,板块与板块之间的界限十分明显,每个板块也可以设置独立的主持人。板块划分的依据通常有两种:
一是按照人、事、现象、观点来划分。以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为例,《一周人物回顾》是对一周内有代表性的新闻人物进行介绍和梳理;《本周人物》是对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新闻人物进行深度分析和解读;《一周新闻回顾》是对一周重大新闻事件的回顾;《本周特写》和《本周声音》是对社会现象与新闻事件的温和展示,前者以故事性展现新闻事件,后者通过同期声传递不同的观点和争议;《本周视点》则是另辟蹊径对全周最具价值的一则新闻进行深度评论。板块之间可以独立成篇,亦可互相关联,但总体上而言独立性较强,编排顺序没有严格规定。[6]
栏目在进行板块设置时,一定要将板块数量、板块名称、板块长度以及板块排列顺序清晰地罗列出来。同时方案还需对每个板块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进行简洁明了的陈述,这是未来栏目策划案作为指引编导进行样片制作的基本规则。
2。线性结构
线性结构是指以一条线索为依据,借用传统文学中“开端、发展、**、结局”的结构方法,由主持人串词或者提问完成结构的推进,部分与部分之间前后相继,缺一不可。
电视栏目中90%的谈话栏目都采用此结构,因为谈话大多为一气呵成,线性结构可以使谈话不单单是紧张火爆或者是平铺直叙,而是张弛有度、快慢结合,有**也有缓坡,不会被所谓的“板块”划分打得支离破碎。如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表3-2)《鲁豫有约》,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东方卫视《今晚80后》,重庆卫视《超级访问》等均在采用此结构。
按照此类结构进行策划往往需要做到“主题”或者“话题”先行,因为漫无目的地谈话不能满足栏目既定时长的要求,这就要求编导每期都能够将节目陈述的主题进行勾勒,将提问的问题、谈话的话题或结构中各个部分的内容概况大致做一陈述,以便于实际的操作。
表3-2《锵锵三人行》单期结构[8]
3。混合结构
栏目总体采用板块式结构进行,但由于各板块内部长度较长,因而在板块内部依据线性结构进行设计,两种结构共同构建一个混合方式。但是这种结构不像板块式结构松散,每个板块之间的联系一定要极为紧密,主持人一般也贯穿始终。因为处于这种结构的每个部分之间都是环环相扣的,所以这里的板块又被称为“环节”。这种结构是电视栏目发展到“超长时代”的一个新产物。尤其是伴随着大型综艺栏目、游戏栏目、娱乐栏目、真人秀栏目、竞赛栏目的出现更是使用率激增。从早期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到今天热播的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天津卫视《非你莫属》都是沿用此结构。
例如,深圳卫视《年代秀》的栏目结构[9]:
《年代秀》栏目分七个环节,分别是“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00年代”、“老歌新唱”以及“卡拉永远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