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电视栏目策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 第四节 电视生活服务类栏目策划案例解析(第4页)

第四节 电视生活服务类栏目策划案例解析(第4页)

服务资讯类电视节目。

单集节目构成:节目不会明确剥离细分出一个个独立的单元,但是会有较稳定的节目成分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片头、音乐;

(2)主持人开场白、简单迅速引入当期《天天食天下》推介的美食、食肆;

(3)展示相关内容短片,包括相关美食的优势、特色、背景知识介绍;

(4)参加食肆的厨师现场烹饪表演,进行展示;

(5)现场观众参与互动,协助或模仿厨师;场外观众通过短信或网络平台参与节目;

(6)特邀嘉宾与观众试吃品尝,现场点评美食,分享心得体验,传播美食感受;

(7)结束、片尾。

3。风格定位

节目轻松、知性,提倡健康自然的生活理念,不仅仅是推介美食、食肆,也将一种新的观念、想法带给观众。节目强调美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食物,还是一种生活方式、认识态度,乃至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自由的交流。

不同于谈话节目,虽然《天天食天下》节目的单元是一定的,但是叙事方式会比较多样化。由于节目的目标主要在于推介,其次是交流,同时力图兼顾娱乐性,因而叙事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基本上随着每期节目所介绍的食肆各有特色,大相径庭,相应的节目叙事方式也就必须随之变化,不拘泥于形式以求更好地表现每家食肆的特质。

这档《天天食天下》力图营造的是轻松愉快、健康自然的生活氛围,因而并不希望主持人过于严肃破坏了现场氛围、打击嘉宾与观众的情绪;但也不希望主持人过于放松甚至太过“亲切”以至于给节目带来一种市井风气。如地方台一档美食节目《美食成都》,主持人是当地知名的方言节目主持人,因其语言风趣、插科打诨,可谓亲切感十足,快速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但是这样的风格并不适合《天天食天下》,《天天食天下》需要主持人温和亲切,自然优雅,措辞简练,重在分享,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主持人需要通过简单的话语向观众传达一种交流的态度,从而通过他们的引导加大观众的接受程度。

六、栏目的营销策略

这档《天天食天下》节目,重点着眼于推介本地优质的美食资源,同时也强调互动性和娱乐性。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节目就不会仅仅止于主持人的解说与配合、影片的展示与播放。节目播出现场除了主持人,还会涉及以下三类角色:

1。受邀厨师

节目现场会邀请当期的食肆厨师师傅来进行现场的烹饪演绎,这个过程会帮助观众加深对所推荐的食肆、美食的了解,也有助于食府更直观、深入地向场内场外的观众推销自己的美食。观众还可以参与其中,乐趣无穷(譬如为师傅打下手,或是接受师傅的指导,现场DIY等)。因而,美食师傅的表现非常重要,选择一位合适的厨师,不仅要厨艺精良,还要能够表现出相关食肆的特色。在烹饪的同时要能够对美食进行一定的介绍讲解,因此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措辞技巧。节目组也应在节目前予以相关的沟通和帮助。

2。美食嘉宾

所谓“美食嘉宾”,是指一些对于美食非常有心得、体会,尤其相关资历比较突出的嘉宾。譬如国家一级厨师、美食协会会长、米其林特约美食评论家之类人士。因此,每期会邀请3~4名美食嘉宾。他们的评论相对于普通人会更加客观、专业、深刻、全面,甚至会有独辟蹊径的新锐见解。并且,嘉宾们不会单纯着眼于美食的味蕾感受,也会看重食物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营养价值、烹饪方式,甚至是食物的来源、栽种的过程等。相应地,其意见会更有说服力,更加吸引观众的注意和追随。作为这一领域的意见领袖,美食嘉宾的态度、表现很有影响力,可以为节目增色不少。

3。特邀观众

特邀观众会采用场外征集的形式确定。例如,在网站上针对节目内容留言,在节目中短信参与互动,事后给相关节目组来信,甚至是针对相关美食机构消费反馈的节目观众等。可以自愿报名,也可以由节目组在以上人士中抽取。

对于特邀观众,并非完全的随机抽取,节目组应该进行一定的调查和筛选。如同厨师与美食嘉宾一样,现场特邀观众的存在也是在为节目的主旨服务的。尤其《天天食天下》节目强调节目现场的互动性,特邀观众就非常的关键。

特邀观众应该符合节目目标受众的一系列特征要求,才能有效地推动节目进程。《天天食天下》的诉求对象即如前文所示,因而现场观众最好就邀请诸如热爱美食减压的年轻职业女性、喜欢周末街头约会的新婚夫妇、多年对美食孜孜不倦的美食老饕等。

观众的现场参与,可以大力烘托节目氛围,达成既定效果。他们在节目中的积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他们来自观众,本身就是观众,有观众的思路,感受观众的感受。对于食肆来说,他们的意见和看法更加直接,也更具有指导性。

(2)他们是观众的代表,他们的切身感受对于电视机前的观众更加直观、亲切,也更具有说服的效果,更易为电视机前的观众所接受。他们的一句判断,有时甚至胜过主持人和食肆的千言万语。

(3)现场特邀观众合乎节目诉求对象的要求,自然也就成为节目整体重要的一部分。他们能够更好地帮助《天天食天下》与观众交流、产生共鸣,可以更好地营造节目氛围。帮助《天天食天下》打造品牌价值,完善节目定位。

当然,因为《天天食天下》节目要兼具一定的娱乐性,所以参考《人气美食》、《美食大王牌》等美食栏目,邀请美女嘉宾或是知名网络写手等类似的策略也可以运用到节目中来,增加节目的趣味性。甚至以此为噱头,加大《天天食天下》的宣传效果与知名度,扩大传播效益,吸引更多观众。

节目宣传

1。《天天食天下》节目主要的宣传手段是电视广告,尤其是本频道的电视广告。两者的受众会比较接近,甚至有大部分可以重合。观众养成了一定的观看习惯,对本频道节目的接受度也会更高一些。

2。依托于网络交流平台。《天天食天下》节目本身就设置有互动性非常强的网络平台,因而可以在网站上定时发布节目信息、节目预告、播放节目内容,引导观众积极参与。

3。市区户外广告。这是由《天天食天下》本地美食资讯节目的特性决定的。投放在市区的灯箱、站台、布景板、公交车身的广告宣传,都可以高效率被本地观众关注到。

4。本地电台广播。因为,本地广播的收听对象基本可以确定是本地人,这是比较有利的。并且,现今广播系统细分比较明确,譬如交通广播电台或是音乐广播电台的受众群就相对符合节目设定,都是比较适合投放广告的目标。

七、投入产出预算

《天天食天下》的创作思路比较简单,一切围绕对具体美食、食肆的推介展开。每一集事前,节目组都会从大量信息中筛选出合适的商家,进行协商洽谈。随后就开始相应美食介绍短片的拍摄制作。完成以后,就展开节目现场的录制工作。制作播放周期应该保持在5天左右,相对满足播放需求。

工作人员设置:节目制片人1名,对栏目的生产进度、拍摄质量、制作环节和经费收支负总责;敦促栏目确保创收和质量的双提高。

执行制片人2名,负责协助制片人开展工作。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