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电视栏目策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 第二节 节目要素(第1页)

第二节 节目要素(第1页)

第二节节目要素

节目作为电视栏目的内容载体,是栏目人力资源要素与受众要素的中介,是电视台播出内容的基本单位和基本形式,是电视传播的最小单位。它通常是由视听元素、叙事元素、时空元素、创新元素四种节目元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电视节目元素合理、恰当的运用,直接影响着栏目的成败。

一、视听元素

电视作为现代社会中视听兼具的一种传播媒介,主要是凭借具体可感的视听符号所组成的视听形象来描绘生活中的万事万物的。有研究发现,人的知识大约60%通过视觉得来,30%通过听觉得来,通过味觉、触觉和嗅觉获得的信息只占10%。从记忆效果看,阅读文字能记住10%,收听语言能记住20%,观看图画能记住30%,边听边看则能记住50%。[1]电视栏目的视听元素主要包括图像与声音两大元素。

(一)图像元素

在电视节目中,图像符号通常包含影像、文字、示意图与图表、照片与图片四种形式。

1。影像

电视影像是电视摄录系统对事物光影状态及其变化的连续再现。电视影像一般包含六大基本要素:

(1)镜头与蒙太奇。由电视摄录系统记录的一段连续动态影像流程称为一个镜头,它是电视语言的基本表意单元、叙事单元,相当于语言中的词汇。它既有两维平面表现三维的空间特性,又有影像连续运动的时间特性。蒙太奇又称镜头语言。即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将一组镜头,根据一定的规律和逻辑关系组接在一起,通过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关系,相互作用,产生连贯、对比、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形成一个含义相对完整的表意整体。

(2)画面构图。画面构图是指对被拍摄对象以及各种造型元素进行组织和安排,使其成为具有思想含义与美感形式的画面形象的过程。构成一幅画面的主要因素有主体、陪体、前景、背景与空白。画面构图就是要通过合理选择拍摄角度、拍摄方向、拍摄距离,把这些因素进行比较、搭配、组合与结构,使它们具有一种和谐的关系。画面构图是决定造型形式的基础,不同的表现目的和审美要求会影响到对构图的处理方法。

(3)光线。光线分为自然光和人工光。在摄影摄像中,各不相同的光线效果在造型上能改变和确定对象的形状;在构图上能形成不同的影调(亮调、暗调等),能表现不同的景色情调及各种气氛,形成不同的影调结构、组织视觉重点、表现空间、表现节奏等。

(4)拍摄角度。拍摄角度在垂直方向上分为平角、俯角和仰角。平角即摄像机水平放置进行拍摄,视觉效果与人们在生活中观察事物时的角度相近;俯角即摄像机镜头向下倾斜拍摄,较适宜于大场面的拍摄,也常用于表现居高临下的主观视角;仰角即摄像机镜头向上倾斜进行拍摄,拍摄使被摄物显得高大壮观。拍摄角度在水平方向上分为正面、侧面与背面。正面即被拍摄对象的正向摄像机镜头所拍摄的镜头画面,如果拍人物的话,给人以直面相对的感觉;侧面即被拍摄对象的正面与摄影机镜头成90°所拍摄的镜头画面,受众仿佛是处在旁观者的位置上;背面即对拍摄对象的正面与摄像机镜头的方向一致所拍摄的镜头画面,如果拍人物的话,画面上出现的就是人物的背影。

(5)运动镜头。通过改变摄像机机位、拍摄方向或变化镜头焦距所拍摄的镜头。在运动镜头中,根据摄像机运动方式,可分为变焦距镜头、摇镜头、移动镜头等。变焦距运动镜头是通过一边改变镜头焦距一边进行拍摄的方式获得的镜头;摇镜头是指摄像机镜头以固定支点为圆心做旋转运动进行拍摄获得的镜头;移动镜头即摄像机在运动中所拍摄到的镜头,可以全方位地变换与被拍摄对象的距离和拍摄角度,形成推、拉、移、升、降、跟等各种运动方式。

(6)景别。景别即画面中表现出的视域范围。它直接体现为在画面中空间范围的大小和主体在画面中所占面积的大小,景别的大小通常由摄像机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以及所使用镜距的长短来决定。景别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远景是表现较大范围的空间、环境、自然景色、多人群活动场面的电视画面;中景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或具有典型的局部画面;近景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画面;特写是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电视画面。

2。文字

在电视节目中,文字的出现有两种情况:一是画面内的文字,即摄录的影像内存在的文字(如匾额、会标、标语等)。画面文字使用得当,可以自然、准确地传达明确的信息。二是编辑制作时加上去的文字,即根据节目信息传达的需要,制作或播出时加在影像、屏幕上的文字,称为“屏幕文字”或“字幕”。文字在传达信息时具有抽象概括的能力及明确、灵活的优势,因而在电视传播中常用于辅助其他图像和声音传达准确的限定性信息,弥补影像多义性和声音产生歧义等局限,发挥补充、说明、介绍、引导、强调、信息量和美化画面构图等各种作用;文字还能在电视中单独传达信息,如在不中断节目播出的情况下以字幕的形式插播消息和节目预告等;另外,采用“声画合一”的手法,有声语言和文字同步播出,既有利于受众接收,也有利于加深记忆。此外,文字还不会对声音产生干扰,在不宜出现解说语言的特定条件下,通过文字传达就是一条可行的方式。

3。示意图与图表

示意图是事物、形态、关系等的符号形式。由于它删除了一切无关的细节,使其意得以凸显。表是以坐标系统形成的结构,用以显示数量或层级的差异性。示意图和图表在信息传达上具有展现内在状态、使概念形象化、复杂信息简明化、复杂关系条理化等能力,用来传达内在性、系统性、整体性、宏观性、对比性,它能够化繁为简,使影像难以涵盖或表现、语言叙述难以表达和理解的内容变得一目了然。简化、形象、直观是图表传达信息的优势所在。

4。照片与图片

一般是作为影像的补充,用于没有、无法或不宜拍摄活动影像的情况。传播形象画面是电视的优势,但对摄录设备的依赖又制约了它的灵活性。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无法或不容许进行拍摄,不能获得活动影像,此时照片或绘画图片成为形象表达的另一种选择。

(二)声音元素

声音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尤其是它与适当的画面结合在一起的时候,通常会赋予画面更多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电视节目声音方面的完美创作,可使节目达到新的境界、新的高度,能给人以完美的艺术感受,从而加深节目印象,达到传播的目的。电视节目中的声音主要包括三部分,即电视解说词、音乐、音响。

1。解说词

电视解说词是电视语言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是电视节目制作中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因素。解说词是对电视节目中部分有声语言约定俗成的叫法,解说词是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解说词可使电视节目锦上添花。其具体作用表现如下:

(1)可使电视具有完整的叙事能力。有时电视画面对一些追忆过去、展望未来的内容或人的思想活动或事件的历史背景等,都是画面所不能表达的。这时应用解说词却轻易做到了电视画面难以做到的事,它赋予画面确定的含义,使电视具有完整的叙事能力。

(2)可使电视叙事方式更加精练和集中。有时要完整地叙述一件事情,从头到尾将它拍下来是绝对办不到的,这时可运用解说词,一句话就可表达很多信息,一下子就把时空转移。这样,电视画面就能赢得宝贵时间去表现更重要的内容,从而使电视能够更加简练、集中地进行叙述。

(3)可使画面更加自然、真实。有些画面属于中性的,没有感情色彩,但加上解说词,却可以创造某种情调、气氛,使画面真实自然。

(4)可克服画面局限,揭示深层主题。电视画面对于内在的、精神的、抽象的东西往往无能为力,这时,运用解说词可以将纯粹的精神世界作为直接描写对象,揭示事物内在的、深层的意义。

2。音乐

音乐作为一门独立存在的艺术,具有揭示人类心灵奥秘、表现丰富感情的特性,当它与视觉艺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往往能达到超出纯视觉和纯听觉的艺术效果。音乐的美感效应能够渲染环境,使电视节目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传达信息深入,表现能力强。其具体作用表现在:

(1)填补背景空白。音乐可用于填补背景空白,如音响上的空白,对白中的令人不安的间歇,它没有内在价值,但能够使听觉空间变得饱满,并且使因缺乏背景声而显得单调的画面变得充实。

(2)引出回忆联想。背景音乐可以借助于视觉因素造成声画组合效果,使观众的回忆和联想具有明显的由头,并通过过去内容和眼前内容的联系产生对比和遐想。

(3)帮助情绪急转。当人们情绪发生急剧转变时,如果相应地出现与急转后情绪相吻合的音乐,能使情绪的转变更加突出和令人注目,很好地表现出人的内心世界。

(4)帮助切换画面。在一组用视觉蒙太奇结构模式拍成的镜头中,背景音乐也可以把在视觉上的不连贯的镜头联系起来,为视觉变化提供过渡。

(5)美化画面。一幅美丽的画面加上诗一般的解说词,配上适当的音乐后,将变得更加美丽。

3。音响

音响是指除语言、音乐之外的电视声音中其他声音的统称。在现代视听艺术作品中,音响的作用甚至超过了画面的作用,特别是在立体声作品中更为突出。它利用人们熟悉的声音,经过录音创作人员的认真构思及创造,制造出一个典型的声音环境,并在声音的流动中使受众体验到画面所提供的内容。电视节目的音响一般可分为自然音响和夸张音响。自然音响也称客观音响,是现实生活中的自然音效,追求的是真实性和生活性。夸张音响是以自然音响为根据,在某种程度上对自然音响的一种夸张处理,追求的是听觉震撼对观众心理上的刺激。其具体作用主要表现如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