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老年人心理护理要点错误的是 > 任务二 老年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常用技术(第4页)

任务二 老年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常用技术(第4页)

3。互联网心理咨询

通过互联网进行心理咨询。这是一种新兴的咨询形式。它的优点是安全性和保密性好。且不受地域限制。但咨询中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影响咨询效果。如:网络受阻,网络中断,可能导致交流不及时或非人为造成的沟通障碍等。

互联网咨询对于那些由于个人躯体条件、地域环境的限制不能直接而方便地寻求心理咨询,以及由于个人生活风格或生活习惯,不愿意面对心理学家的人们来说尤为必要。通过互联网与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达到解决心理问题的目的。

4。书信心理咨询

书信心理咨询是通过书信的形式进行的,多用于路途较远或不愿暴露身份的求助者。帮助者根据求助者来信中所描述的情况和提出的问题,进行疑难解答和心理指导。书信心理咨询的优点是较少避讳,缺点是不能全面的了解情况,只能根据一般性原则提出指导性的意见。求助者的来信往往杂乱无章,所述问题往往过泛过滥,有些甚至超出了心理咨询的范围。因此,一些心理咨询机构在接到求助者的信件时,往往给求助者寄去心理咨询的专用病史提纲,或者相应的心理或行为自评量表,让求助者按规定的形式填写后寄回,这样,可以使书信心理咨询更加规范。由于方法学上的困难,对于书信心理咨询的效果不太好统计研究,但是实际工作中表明,书信咨询对于某些求助者还是很有帮助和益处的。对于比较严重的问题,咨询者可以在书信中建议求助者前来当面咨询。

5。专栏心理咨询

专栏心理咨询是通过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等传播媒体,介绍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的一般知识,或针对一些典型问题进行分析、解答的一种咨询方式。目前,国内有许多报纸、出版物都开辟有心理咨询的专栏,包括一些专门的心理咨询、心理卫生的刊物、医学杂志、科普读物等。许多电台、电视台等也有相关的节目。严格地说,这种形式的心理咨询的作用更多的是普及和宣传相关的知识,而非真正的心理咨询,其优点是覆盖面大,科普性强,缺点是针对性不强。

应用专栏形式的心理咨询,如电视、广播、杂志、报纸等特别适宜于老年人,因多数老年人不好动,或不能动,外出咨询不容易,而通过广播、电视,老年人在家里坐在沙发上或卧在**就可以获得不少需要咨询的知识,这对一般老年人来说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因此,这种形式的心理咨询较适合老年人。

6。现场心理咨询

这是指心理咨询师深入家庭或老年公寓等现场进行指导,根据心理学的原则提出切合实际的处理意见,或对老年人进行集体或个别的心理咨询,常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其方法主要是通过观察、调查研究,提出改进工作、改善环境条件的建议,提供切合实际情况的心理咨询现场服务。现场心理咨询发展最深入的是家庭心理治疗,已经逐渐发展为一种独立的咨询治疗形式,家庭治疗把重点放在家庭各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上,通过组织结构、角色扮演,联盟与关系等方式了解这个小群体,以整个家庭系统为对象,发现和解决问题。目前,我国从事老年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非常有限,心理咨询服务尚未构成合理的组织体系,咨询人员又严重不足,为了满足众多老年人的需要,专业人员适当地开展现场咨询是非常必要的。

八、老年心理咨询师应具备的素质

从事任何职业的人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心理咨询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助人工作。从事这个工作的心理咨询师不但要用他的知识和技术为求助者服务,还要了解求助者的内心世界,洞悉求助者的生活隐私,帮助他们认识心理困难的真正原因并改正适应不良的行为,促进其心理的成长。因此,他必须具备一些特殊的条件。老年心理咨询是一项复杂、艰巨而又崇高的工作,它是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日趋形成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老年人生活阅历丰富,但个性方面又常常是固执己见,咨询人员若没有较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及丰富的咨询经验,是很难做好老年心理咨询工作的。我国著名心理咨询专家钟友彬教授在他的著作《现代心理咨询》一书中提出,心理咨询师必须具备人格素养基础、知识条件和技巧条件。

(一)人格素养基础

许多学者都提到心理咨询师的人格条件是做好心理咨询工作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心理咨询师应当具备的首要条件。心理咨询师的人格是心理咨询工作的支柱,是咨询关系中最关键的因素。如果一个心理咨询师不具备助人的人格条件,他的知识和技术就不会有效地发挥作用,而且可能有害;心理咨询师如果仅仅具有广博的理论知识和咨询技巧,但缺乏同情人、关心人的品格,不能坦诚待人,不能赢得信任,缺乏对人际关系的敏感性,他就只能是一个技术工匠。

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包括气质、性格、兴趣、信念和能力等。心理咨询师应当具备的人格条件是指哪些内容呢?

1。心理相对健康

心理咨询师的健康水平至少要高于他的求助者。心理咨询师本人也是人,也有许多欲望,如希望得到爱,希望被接受、被承认、被肯定,希望有安全感。但他有能力在咨询关系以外来求得这些欲望的满足,以保证有效地完成心理咨询师这一社会角色的任务,不致引起角色紧张。心理咨询师也生活在和他的大多数求助者相同的社会环境里,也会有各种生活难题,也会出现心理矛盾和冲突,但他可以保持相对的心理平衡,而且能在咨询关系以外来解决他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不至于因为个人的问题干扰咨询工作。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应当是一个愉快的、热爱生活、有良好适应能力的人。那些情绪不稳定的人,经常处于心理冲突状态而不能自我平衡的人,是不能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

2。乐于助人

只有乐于助人的人才能在咨询关系中给求助者以温暖,才能创造一个安全、自由的气氛,才能接受求助者各种正性和负性的情绪,才能进入求助者的内心世界。“乐于助人”这个条件说起来容易,但并非任何人都具有这种品质。一个外科医生尽管他手术技巧很高明,可以治好病人的外科疾病。但他不一定在心理上乐于帮助他的病人。那些只关心自己的事情的人,那些性格孤僻、寡言少语、缺乏热情的人,是难以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

3。责任心强

能耐心地倾听求助者的叙述,精力集中不分心,使求助者感到对他们的困难表示关心。能诚恳坦率地和求助者谈心,使他们愿意暴露内心的隐私和秘密,值得他们信任。那些工作马虎,不能专心致志的人,那些办事拖拉、不负责任、又不能和求助者谈心的人,是做不好心理咨询工作的。

以上这些人格条件是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和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是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不是仅靠学习理论知识可以得到的。因此,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要想很好地胜任这项工作,应考虑自己的人格条件。

(二)知识条件

做好心理咨询工作要有必备的理论知识。心理咨询不是仅靠良好的愿望、热情和一般常识来安慰、劝说那些处于困境的求助者或鼓励心理病人向疾病斗争。有时,廉价的安慰反而引起求助者的不解、反感和阻抗。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科学工作,要用科学的助人知识来帮助求助者,使他们认识困扰着他们的真正原因,改正或放弃适应不良的行为,使心理成熟起来。

心理咨询师必须有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测量学、临床心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并掌握心理助人技能及家庭治疗、行为矫正、音乐治疗、认知疗法等咨询治疗的方法与技巧。对于从事老年心理咨询工作的人来说,在加强医学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应了解老年心理学、老年学、老年生理学、老年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理解求助者的困难是怎样形成的?矛盾和冲突的根源在哪里?他们的心理症状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又是用什么防御手段来对付内心冲突的?然后才谈得上有针对性地协助求助者分析问题,并引导求助者走出困境,促进人格的成长。

(三)技巧条件

心理咨询师要有熟练的助人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初诊阶段时,能形成初步印象,理解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为达此目的应掌握观察法、谈话法以及分析相关问题的手段和技巧。

2。能及时进行自我平衡,在受到求助者不良情绪感染后,能在最短时间内,重新使自己的心态恢复平静。

3。能在平等交谈中,启发求助者进行正确的独立思考。

4。有灵活性,随时转变咨询方式,以克服求助者的阻抗和掩饰。

5。有把握谈话内容和谈话方向的能力,从而达到了解求助者内心世界的目的。

心理咨询的理论知识和技巧是可以学到的。除了从书本上学习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向求助者学习、不断地总结经验。上面所说的人格条件,知识条件和技巧条件都很重要,不能互相代替。

正如卡瓦纳(agh,1982)所说: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应当是个人品质、学术知识和助人技巧的结合体。

工作任务分解与实施

一、老年心理咨询的过程

老年心理咨询的过程可以分为心理诊断、帮助和改变、结束和巩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心理诊断阶段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