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老年人心理护理措施有哪些 > 任务二 老年高血压与心理护理(第2页)

任务二 老年高血压与心理护理(第2页)

原发性高血压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后天环境因素作用,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所致。其中遗传因素约占40%,环境因素约占60%。其中遗传因素的影响很明显,有36%~67%动脉血压变异的病人可以追查出家族高血压史。父母均有高血压,子女发病率46%;父母一方高血压者子女发病率为28%,约有60%的高血压与遗传有关。父母双方均无高血压者,子女发生率为8%。许多研究资料证明心理社会因素也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因素。

(一)生物环境因素

1。饮食:高盐饮食是引起高血压早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流行病学和临床观察均显示食盐摄入过量与高血压的发生和血压水平呈正相关。但改变钠盐摄入并不能影响所有病人的血压水平,摄入过多导致血压升高主要见于对盐敏感的人群中。

2。体重:我国的人群研究结果无论单因素或多因素分析,均证明体重指数偏高,是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者高血压的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显著增高,高血压患者多数合并超重或肥胖。国人平均体重指数(BMI)中年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1~24。5和21~25,近十年国人的BMI均值及超重率有增加趋势。BMI与血压呈显著正相关,前瞻性研究表明,基线BMI每增加1,高血压发生危险5年内增加9%。

3。糖尿病和糖耐量降低: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根源之一都有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常合并糖尿病,糖尿病伴高血压的患者血压不易控制。

4。此外,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妇女,特别是35岁以上的易患高血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50%有高血压;缺少运动、大量吸烟及酗酒等因素有关也可能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

(二)心理社会因素

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的不同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心理紧张,因而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也有不同的影响。人在长期精神紧张、压力、焦虑或长期环境噪音、视觉刺激下可引起高血压。通常,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紧张而体力活动较少的职业以及对视觉和听觉形成慢性刺激的环境,是高血压发病的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例如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驾驶员、飞行员、医师、会计师、媒体工作者等均是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心理社会应激因素的影响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1。应激因素

突发性创伤性事件或生活变故与持久性高血压有关,且与疾病的发展和转归密不可分。不良的应**景可通过增加机体儿茶酚胺的分泌,导致血压短期内升高。交感神经也可促进肾素释放,经血管紧张素而致醛固酮分泌增加,最终导致血压升高。应激冲突明显的社会,如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如暴力事件频发、社会犯罪率高、城市人口密度大、适应应差等因素均会促使高血压病的发生。工作紧张、压力过大或应激性不良事件发生过多的人群中,高血压病的患病率较高。

2。情绪因素

情绪是心理现象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与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据相关统计显示,目前人类50%~80%的疾病是因不良心态、恶劣的情绪而引起,而长期焦虑、忧郁、精神紧张也正是高血压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有研究指出,人在暴怒、情绪激动时,可使血压急升30mmHg左右。研究认为,外界刺激所引起的强烈、反复、长时间的精神紧张及情绪波动,可致大脑皮层功能紊乱,从而丧失对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调节,使血管多处于收缩状态,引起全身小动脉**而致血压升高。情绪对血压的影响特别明显。长期的忧虑、恐惧、愤怒常导致血压的持续升高。汉克逊(Hokanson)等人1971年对愤怒状态导致高血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他们给被试同等强度的激怒,一组允许发泄愤怒,另一组则不允许。结果,那些必须压抑敌对反应而不允许发泄愤怒的人发生了高血压。

3。人格特征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体特性,如果经常出现有负面的个体特征,则是高血压发病的一个重要信号。个体特征也是诱发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相关的研究表明,与高血压有关的人格特质包括:高度敏感性、脱离实际、愤怒和敌意、情绪的压抑、恐怖、焦虑、强迫性冲动行为、各种形式的神经质、不稳定性等。

4。A型行为

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此类性格的人多争强好胜,时间紧迫感明显,好急躁、专心致志追求事业目标,并且始终保持着警觉,易冲动等。从内分泌角度看,体内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患者心理问题较多表现为焦虑、偏执、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强迫等,不良的心理卫生特点易使血压持续升高,久之易形成恶性循环。

资料卡片

A型行为特征

1。争强好胜,事业心强,精力充沛,凡事不甘落人后。

2。说话坦率,言辞易得罪人,动作敏捷,易爆发式说话。

3。清醒急躁,易发怒,缺乏耐心,经常大步行走,心直口快,具有较强的攻击性。

4。爱吃肥肉,吸烟,不爱运动。易失眠,头痛,易患冠心病。

5。常有时间紧迫感,行动匆忙,总想一心二用或多用,时常思考做两种以上工作。

6。习惯指手画脚,给人咄咄逼人的感觉。事事攻心,对他人易产生敌意,情绪易波动,常处于愤怒焦急的状态。

5。感情生活

包括了亲情、友情、爱情等,如果一个人处于温馨幸福的婚姻状态,那么高血压的发生概率会很小。曾做过一项调查显示,寡妇和鳏夫的血压高于配偶健在者,对此的解释很多,也许在丧偶前已有高血压。有一个阳性的结果是在研究前十年内离婚者的血压要高于未离婚者。

工作任务分解与实施

一、评估病人

1。确定老年高血压的存在和水平。

2。鉴别老年高血压的发生原因。

3。通过直接观察病人的情绪和行为,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并了解近期生活事件对病人的影响。

二、对症护理

1。合理膳食

营养防治、饮食疗法是治疗的基础,高血压患者应建立起正确的膳食观念,在限盐的条件下做到平衡膳食,天天都应该摄进一定量的谷物、水果、蔬菜和动物蛋白等。高血压病人要多吃些含钾丰富的食物。如油菜、菠菜、小白菜及西红柿等。吃含钾的食物不仅能保护心肌细胞,还能缓解吃钠太多引起的不良后果。但高血压并发肾功能不全时,则不宜吃含钾多的食物,否则会因少尿而引起体内钾积蓄过多,导致心律失常以致心脏骤停。控制每日的食盐摄入量,一般主张,每日食盐量宜控制在5克左右。同时也要注意减少酱油、味精等含钠食物之用量。需要注意的是还有咸肉、咸蛋、咸鱼等腌制品,蛤贝类、虾米、皮蛋,以及茼蒿菜、草头、空心菜等蔬菜含钠量都较高,是高血压患者应限制或禁忌的食品。适量补充钾、钙等元素。高蛋白高脂饮食要戒断。高血压患者应防止便秘,膳食中要保持一定量的纤维素。适当食用蜂蜜亦有润燥作用。

2。正确认识改善生活行为避免诱因

除了做到合理膳食营养防治的同时,高血压患者还应对高血压有更多的认识及了解。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配合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同时保持理想体重,减轻体重达到BMI<25。自我管理、按时就医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配合食物治疗,才能更有效地防控高血压及并发症的发生。

3。监测血压合理用药

多数高血压病患者均需口服降压药,降压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保持稳定的血压,规律服药,不能随意停药或更改计量。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血压控制目标:一般认为血压<14090mmHg;糖尿病或慢性肾病合并高血压,血压<13080mmHg;蛋白尿>1gd,血压<12575mmHg;老年收缩期高血压SBP140~150mmHg,DBP<90mmHg,但不低于65~70mmHg;另外,心率要求60~70次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