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老年人心理护理措施有哪些 > 任务二 老年焦虑症的心理护理(第2页)

任务二 老年焦虑症的心理护理(第2页)

2。评估患者的焦虑程度、发作时间。

二、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焦虑、恐惧:老年焦虑症患者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表现为心悸、胸闷、气促、口干、出汗、颈背部肌肉疼痛、颜面潮红或脸色苍白、尿频等。患者需要经过医院多个科室的诊治,迁延时间长,花费大,但仍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导致对治疗丧失信心,过度担心自身疾病,使患者长时间地感到紧张不安、恐惧、心烦意乱、坐卧不宁、肌肉紧张等。

(2)敏感、易怒:老年慢性焦虑症一般表现为对事情敏感、易激惹,稍有不如意就烦躁不安、乱发脾气或生闷气,注意力不集中等。广泛性焦虑的老年患者,通常具有心胸狭窄、敏感多疑、胆怯自卑、过分依赖或过分主观,存在一定程度暗示性的性格特点。所以在此阶段护理病人过程中,应避免在患者面前评价药物的副作用,以免加重其心理负担,产生不良暗示,产生畏药、拒药的行为,影响治疗。

(3)自杀倾向:因老年人承受力差,忍受不了折磨,一些病人最终选择自杀。他们毫不隐瞒自杀想法,会让家人去买安眠药,甚至与家人商量死法。最终走向死亡。

(4)缺乏安全感:由于患有焦虑症,加之老年人特殊的心理状态,患者会缺乏安全感,需要过多地关注和照顾。在亲人儿女们的陪伴、照料下,及频繁的治疗过程中,使病人感受到“得病的好处”,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得到满足,从而依赖医院、依赖亲人。弗洛伊德把这种现象解释为“后增益效应”。

(5)担忧:出现莫须有的担心是焦虑症患者典型的症状之一。他们会担心自己的亲人、担心看病花钱多、担心自己的病治不好等,常常杞人忧天,而这些情况在一般人看来很平常,但焦虑症患者的反应与现实相差甚远。而由于躯体上的不适如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心悸等,造成能力下降,无法进行日常生活。以上的问题又加重了患者的担忧和焦虑,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6)药物成瘾:苯二氮类(安定、阿普唑仑、氯硝西泮等)药物可以使病人放松、舒服、容易入睡,但长期应用有成瘾性,难以戒断。停药后,病人有很强的戒断反应,出现戒断综合征:彻夜不眠、焦虑、震颤、肌肉抽搐、头痛、肠胃功能失调与厌食、感知过敏、幻觉妄想、人格解体等。

2。心理护理措施

(1)加强与患者沟通及交流,耐心听取患者的倾诉,了解患者的想法及需求。针对每个老年患者的个性特点,采取相应措施。语言亲切,简单易懂;既要同情、关心老人,又要保持沉着、冷静、坚定的态度。尊重老年人的感受,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生活习惯,给予适度的关心和照顾,鼓励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转移其注意力。向病人解释应用抗焦虑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由家属保管好药物,并督促病人按时服药。同时要让患者感觉到家属对治疗有信心,用自己积极向上的心态去感染患者。

(3)对老年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老年人了解有关防病及保健知识,认识疾病的性质,保持良好心态,减少焦虑情绪。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教育,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质,培养老年人乐观的情绪,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积极面对生活,保持心态平和。对患者进行正面教育,首先告知老年患者要对自己的过去有成就感、满足感,帮助老年人接受生活现状,要适应生活环境、社会关系的改变,不要总是抱怨。其次是要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凡事看开,避免情绪剧烈波动,不可大喜大悲。最后是要注意避免脾气暴躁,不要轻易发怒。

(4)对焦虑情绪进行评估,采用心理支持和疏导疗法,给患者以情感上的支持,稳定其烦躁情绪。对病人有耐心,允许病人适当用哭泣来发泄情绪。有计划地安排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培养业余爱好,丰富其日常生活,以缓解焦虑情绪。处理好家庭关系,维持家庭和谐,保持心情愉快,防止情绪激动引起心理变化。

(5)教会患者使用自我放松方法:①深呼吸放松法:环境安静,集中思想,采取舒适的姿势,可以平卧或坐在椅子上,腹式呼吸,用鼻吸气,吸时腹部鼓起,由腹部带动胸部呼吸,屏住呼吸1~2秒再用鼻子或嘴部慢慢将气呼出,呼气时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双肩上,全身放松。②肌肉放松法:每一个部位的放松都要按照紧张再放松的方法进行,通常进行放松训练的部位是手、手臂、脸部、颈部、躯干以及腿部等肌肉。吸气时肌肉紧张,坚持7~10秒,再呼气,放松肌肉,10~15秒。如用力向后仰起头部,注意背部、肩膀以及颈部的紧张,然后放松。体会紧张和放松时的不同感觉,由此减轻焦虑不安的情绪,也可缓解肌肉紧张带来的不适感。③自我暗示法:闭上眼睛,让自己的大脑处于空白状态,想象着你自己最喜欢的环境,尽量让自己全身放松,根据你自己的需要念出暗示的内容。④音乐减压放松法:是利用音乐对精神和心理的影响,根据音乐治疗学的原理,专门为长期工作或生活在紧张和压力下的人群设计的。可以放着自己喜欢的音乐,声音不宜太大,通过音乐冥想,丰富内心世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生命的美感,净化心灵,引起人们轻松、美好的想象,改善心理状态。

三、健康指导

1。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充分认识到焦虑症不是器质性疾病,不会直接威胁生命,避免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2。学会正确处理各种应急事件的方法,增强心理防御能力。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使心情豁达开朗。在可能的情况下争取家属、同事、组织上的关照、支持,解决好可引起焦虑的具体问题。

3。适当使用抗焦虑药物,如安定10mg,每晚口服1次;多塞平25mg,每日2次口服;或氯丙咪嗪25mg,每日2次口服,注意观察药物疗效。

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膳食,多食用顺气、化痰的食物,如竹笋、冬瓜、海带等;多食用一些养生静心的粥类,多吃偏寒凉和偏酸甜的食物,可以缓解紧张不安,如西红柿、红薯、山楂等。不吸烟、不酗酒,劳逸结合,参加一些有益活动。

5。焦虑症的自救方法:第一步:增加自信,自信是治愈焦虑症的必要前提。一些对自己没有自信心的人,对自己完成和应付事物的能力是怀疑的,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从而忧虑、紧张和恐惧。第二步:自我松弛,也就是从紧张情绪中解脱出来。比如:你在精神稍好的情况下,去想象种种可能的危险情景,让最弱的情景首先出现,并重复出现,你慢慢便会想到任何危险情景或整个过程都不再体验到焦虑。此时便算终止。第三步:自我反省,有些焦虑症是由于患者对某些情绪体验或欲望进行压抑,压抑到无意中去了,但它并没有消失,仍潜伏于无意识中,因此便产生了病症。发病时你只知道痛苦焦虑,而不知其因。因此在此种情况下,你必须进行自我反省,把潜意识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诉说出来。必要时可以发泄,发泄后症状一般可消失。第四步:自我刺激,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发病后,脑中总是胡思乱想,坐立不安,百思不得其解,痛苦异常。此时,患者可采用自我刺激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如在胡思乱想时,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书读,或从事紧张的体力劳动,忘却痛苦的事情。精神焦虑症的自救可以防止胡思乱想再产生其他病症,同时也可增强你的适应能力。第五步:自我催眠,焦虑症患者大多数有睡眠障碍,很难入睡或突然从梦中惊醒,此时你可以进行自我暗示催眠。

拓展训练

史先生,62岁,工程师,退休在家,这段时间由于帮助单位完成设计,整日劳累,睡眠不足,近三天,突然感觉心慌,手脚发冷,偶有惊恐感,去医院检查,心内科排除了心脏病的可能。自述,退休前为单位高级工程师,退休后单位领导邀请他协助完成设计图纸,认为领导看重他,还能为单位发挥余热,不能让老同事看不起。因此,近三个月来,每日加班加点拼命赶工,查找资料,心力交瘁。

思考:

1。史先生出现了哪种心理问题?

2。如何对史先生进行心理护理?

推荐阅读

1。孙颖心,齐芳。老年人心理护理。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

2。高云鹏。老年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杨凤池,崔光成。医学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

4。中国老年心理健康网,http:hyzqalfxxielaobanlv

小测试

测测你是否有焦虑症

我们来做个测试看一下你是焦虑症还是处在焦虑状态。(测试标准:是:1分,否:0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