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老年人康复护理实用技能 > 第三节 言语治疗(第4页)

第三节 言语治疗(第4页)

(三)语音训练

大部分构音障碍患者表现发音不清,在评价时有些患者能够正确读字、词,但在对话时单辅音不正确,应把重点放在发单音训练上,然后再逐渐过渡到练习字、词、词组、语句朗读。对前一类患者要求他们在朗读和对话时减慢说话速度,使他们有足够时间完成每个音的发音动作。可让患者朗读散文、诗歌等,有助于控制言语速度。

为了控制对话时言语速度,可与患者进行简短问答练习。所问的问题应能使患者做出简短的,可控制速度的回答,同时注意发音的准确。当患者发单音困难时,治疗师首先应考虑患者是否已进行足够的发音器官训练和交替运动训练,只有当舌、唇、颌以及软腭的运动范围、运动力量、运动速度、协调性和准确性的训练已完成,才能进行发音训练。

(四)语言节奏训练

语言的节奏是由音色、音量、音高、音长四个要素构成的,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在一定时间内有规律地交替出现就可形成节奏。由音色造成的节奏主要表现在押韵上,由音量造成的节奏,主要表现在重音上,由音高造成的节奏主要表现在平仄和语调上,由音长造成的节奏,主要表现在速度和停顿上。

1。重音节奏训练

(1)呼吸控制:可使重音和轻音显示出差异,从而产生语言的节奏特征。因此,进行呼吸训练不但有助于发音,而且为语音的节奏和重音的控制奠定了基础。

(2)诗歌朗读:为了促进节奏的控制可让患者朗读诗歌。诗歌有很强的节奏,治疗师用手或笔敲打节奏点,可帮助患者控制节奏。

(3)利用生物反馈技术:把声音信号变为视觉信号可加强患者对自己语言的调节。

2。语调训练

语调不仅是声带振动的神经生理变化,而且是说话者表达情绪和感情的方式。疑问句、命令句,或者表示愤怒、紧张、警告、号召的语句需要使用升调。表示惊讶、厌恶、迟疑情绪使用曲折调,一般陈述句使用平稳的平直调。练习简单陈述句、命令句的语调,这些语句要求在句尾用降调。练习疑问句,要求句尾用升调。

(五)非言语交流方法的训练

语言治疗师可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未来交流的实际需要,选择性的制定一些替代言语交流的方法并予以训练,目前国内常用且简单易行的有图画板、词板、句子板等。

训练患者应用替代言语交流的方法只能解决重度构音障碍患者的基本交流需要。近年来有人采用计算机辅助交流系统来帮助重度构音障碍的患者改善言语交流障碍,取得了良好的疗法。

四、吞咽障碍的康复

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食物不能经口腔进入到胃中称之为吞咽障碍(dysphagia)。

表现为**或固体食物进入口腔、吞下过程发生障碍或吞下时发生呛咳、哽噎。

(一)治疗目的

吞咽障碍的治疗目的是恢复或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营养状况、减轻心理负担,减少食物误咽吸误的机会,增加进食的安全。

(二)治疗方法

1。心理疏导

做好心理护理是训练成功的基础和保证。由于吞咽障碍者语言不清,表达力差等。容易出烦躁,易怒和情绪抑郁,有的甚至拒食。因此,在进行饮食训练的同时,针对不同患者的性格特点,文化程度和社会阅历等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疏导。使病人理解吞咽机理,掌握训练方法,自信、积极、主动配合训练。

2。基础训练

包括感官刺激和面部肌肉训练。

(1)感官刺激

①触觉刺激;

②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

③味觉刺激。

(2)口、颜面功能训练:包括唇、舌、颌肌肉训练,屏气-发生运动训练等。

3。摄食训练

经过基础训练之后,逐渐进入摄食训练。首先选择适合进食的体位,一般选择半坐位或坐位,配合头部运动进行进食,严禁在水平仰卧位及侧卧位下进食。食物的形状应根据吞咽障碍的程度及阶段,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来选择,容易吞咽的食物其特征为密度均匀,有适当的黏性,不易松散且爽滑,咽下后经过食管时容易变形、不易残留在黏膜上。

要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最好定时、定量,能坐起来就不要躺着,能在餐桌上就不要在床边进食。

(三)注意事项

1。下列疾病不适宜进行吞咽训练

运动神经元病、中度至严重老年痴呆症、严重弱智、脑外伤后有严重行为问题或神志错乱者。在以下情况下,病人暂时也不能进食。如昏迷状态或意识尚未清醒对外界的刺激迟钝认知严重障碍、吞咽反射消失或明显减弱、处理口水的能力低,不断流涎,口部功能严重受损。

2。治疗与代偿有机结合

吞咽障碍的治疗涉及多学科多专业的通力合作,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外,应提倡综合训练,包括肌力训练、指导排痰,上肢进食功能训练、食物的调配、餐具的选择、辅助工具的选择与使用、进食前后口腔卫生的保持、助手与家人照顾监护方法等,凡与摄食有关的细节都应考虑在内。

思考题

1。试述言语治疗的形式和原则。

2。试述失语症治疗的治疗原则。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