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训练目标要适当:每次训练开始时从对患者容易的课题入手,并每天训练结束前让患者完成若干估计能正确反应的内容,令其获得成功感而激励进一步坚持训练。
三、构音障碍的康复
构音障碍是指由于发音器官神经肌肉的器质性病变而引起发音器官的肌肉无力、肌张力异常以及运动不协调等,产生发音、发生、共鸣、韵律等言语运动控制障碍。
患者通常听理解正常并能正确地选择词汇以及按语法排列词句,但不能很好地控制重音、音量和音调。
(一)发音训练
1。发音启动训练
深呼气,用嘴哈气,然后发“a”,或做发摩擦音口形,然后做发元音口形如“s…u”。当喉紧张声音沙哑时,可做局部按摩和放松动作,在颏舌肌和下颌舌骨肌处进行按摩或振动按摩。也可让患者做打哈欠动作,因为打哈欠时可以完全打开声门,停止声带的内收。
2。持续发音训练
当患者能够正确启动发音后可进行持续发音训练。一口气尽可能长时间地发元音,用秒表记录持续发音时间,最好能够达到15~20秒。由一口气发单元音逐步过渡到发2~3个元音。
3。音量控制训练
指导患者持续发“m”音,“m”音与元音“a,i,u”等一起发,逐渐缩短“m”音,延长元音;或让患者数数字音量尽量大,也可以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交替改变音量。
4。音高控制训练
许多构音障碍患者表现为语音单调或者高音异常,如过高、过低或过短。因此,有必要扩大音高范围,帮助患者找到最适音高,在该水平稳固发音。
5。鼻音控制训练
鼻音过重是指发音时鼻腔共鸣的量过多,这些常见特征通常由软腭、腭咽肌无力或不协调造成。
(二)口面与发音器官训练
1。唇运动
(1)双唇闭合、尽量向前噘起(发“u”音位置)。
(2)双唇角外展,然后尽量向后收拢(发“i”音位置)。
(3)一侧嘴角收拢,维持该动作3秒,然后休息。健侧与患侧交替运动。
(4)双唇闭紧,夹住压舌板,增加唇闭合力量。治疗师可向外拉压舌板,患者闭唇防止压舌板被拉出。
(5)鼓腮数秒,然后突然(排气)用嘴呼气。有助于发爆破音,患者也可在鼓腮时用手指挤压双颊。
2。舌的运动
(1)舌先尽量向外伸出,然后缩回并向上向后卷起,治疗师可将压舌板置于患者唇前,由患者伸舌触压舌板或用压舌板抵抗舌的伸出,以加强舌的伸出力量。
(2)舌尖向外伸出并上抬,重复5次后休息。练习时可用手扶住下颌以防止下颌抬高。当舌的运动力量增强时可用压舌板协助和抵抗舌尖的上抬运动。
(3)舌面抬高至硬腭,舌尖紧贴下齿,舌面抬起。
(4)舌尖伸出由一侧口角向另一侧口角移动。可用压舌板协助和抵抗舌的一侧运动或增加两侧移动的速度。
(5)舌尖沿上下齿龈做环形“清扫”动作。
3。软腭抬高
构音障碍常由于软腭运动无力或软腭的运动不协调造成共鸣异常和鼻音过重。为了提高软腭的运动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用力叹气可促进软腭抬高。
(2)发“a”音,每次发音之后休息3~5秒;重复发爆破音与开元音“pa、da”。
(3)用冰块快速擦软腭,数秒后休息,可增加肌张力,刺激后立即发元音。
(4)发元音时将镜子,手指或纸巾放在鼻孔下观察是否有漏气。
4。交替运动
主要是唇舌的运动,是早期发音训练的主要部分。开始时不发音,只做发音动作,以后再练习发音。方法如下:
(1)颌的交替运动是做张嘴闭嘴动作。
(2)唇的交替运动需唇前噘,然后缩回。
(3)舌的交替运动如伸出缩回,舌尖于口腔内抬高降低,舌由一侧嘴角向另一侧移动。
(4)尽快重复动作,随后发音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