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表达对老人及其家属配合的感谢,并告知评估结果出来所需的时间。
4。礼貌送老人及其家属离开老年公寓。
5。注意事项:时间控制、不接受礼物、保证安全、完整记录、随机应变。
五、评估资料整理与照护需求确定
1。评估资料整理
小黄通过对魏奶奶的评估以及和王爷爷的沟通,所获有关魏奶奶的资料如下:
一般资料:魏奶奶,高中学历,退休前是小学教师,有退休工资与医疗保险,与老伴王爷爷一起居住,育有1子1女,平日均居住在外地,周末和节假日时会轮流回家探望父母,电话交流较多。中风后左侧肢体瘫痪,平时卧床,日常起居需要协助,要求如厕排泄。卧床后,饮水量减少,约800毫升日;进食量减少,喜爱肉食,水果、蔬菜摄入较少。
能力状况:患高血压20余年,中风前平时生活能够自理,中风后左侧肢体瘫痪,卧床休息,使用轮椅移动,日常生活需人照护。意识清楚,无定向力障碍,视、味、触觉及嗅觉均正常,记忆力减退,社交活动明显减少,平时只与老伴交流。
排便情况:魏奶奶平日排便2~3天1次,排便所需时间较长(10分钟以上),颜色为深褐色,较硬,不易排出。未见便中带血情况,无腹泻。王爷爷补充,魏奶奶拒绝**排便,需用轮椅转移至卫生间排便才能顺利排出。
2。老人如厕排便能力分析
根据小黄所收集的资料,可作出如下分析:
(1)由于魏奶奶左侧肢体瘫痪,需要卧床,因此照护员应该协助其排便。根据其老伴王爷爷的描述,魏奶奶更愿意去卫生间排便,因此,照护员应该首选用轮椅转移老人如厕排便的方式。
(2)根据魏奶奶的排便情况,“……排便2~3天1次,排便所需时间较长(10分钟以上),颜色为深褐色,较硬,不易排出……”,魏奶奶有便秘的迹象,照护员应该采取适当措施促进魏奶奶排便。
(3)根据评估资料,卧床后,魏奶奶刻意减少进食、进水量,初步猜测魏奶奶是担心如厕时会麻烦其他人,所以减少进食、进水量,减少如厕次数,减轻照护者负担。照护者应与魏奶奶充分沟通,向其解释照顾其生活是照护者的工作,劝说老人正常进食、进水。
(4)针对魏奶奶“饮水量较少,喜爱肉食,水果、蔬菜摄入较少”的情况,照护员应该注意帮助老人养成正常的排便习惯,减少肉食摄入量,增加水、水果、蔬菜摄入量,促使老人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定时、规律排便。
必备知识
对老人如厕排便能力评估时的注意事项
1。注意观察
同任务三。
2。多方面了解老人的健康史和生活习惯
在对老人如厕排便能力进行评估时,除了要了解老人排便的规律、粪便的性状相关的资料之外,比如排便的时间、排便的频率、粪便的颜色、性状等,还应该重点收集老人的饮食的相关资料。因为饮食情况与排泄状况息息相关,在本案例中,魏奶奶喜肉食,膳食纤维摄入量不够,影响到了排泄状况。照护员应有意识地引导老人逐渐加大水果、蔬菜等富含纤维素食物的摄入量,促进其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此外,在收集老人排便相关资料时,应注意从老人的健康档案中了解其是否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尤其要关注是否有下消化道手术史,这些情况都会影响老人的排便情况。有些老人在结直肠肿瘤切除术后可能会有造瘘,这就需要照护员对其采取特殊的护理措施。
最后,在收集资料时,还应注意是否有心理或情感上的原因导致老人排便状态的改变。在本案例中,魏奶奶减少进食量,很有可能是担心排便次数多加大照护者负担,照护者在收集到类似情况的资料时也可以从这个方面与老人深度沟通,以便为老人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拓展训练
黄奶奶,75岁,一个月前老伴去世。老伴去世前,黄奶奶与老伴共同居住,老伴去世后,黄奶奶情绪低沉,儿子将黄奶奶接到自己家,并请了保姆照顾黄奶奶的生活。根据健康档案的记载,黄奶奶1年前做过结直肠的手术,切除了部分肠管。因保姆独自照顾黄奶奶的日常起居有部分困难,儿子为黄奶奶申请了养老机构专业的日间照护服务。现需对黄奶奶的各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
请问:
1。针对黄奶奶的情况,应该怎样收集她的相关健康和生活习惯资料?
2。如需要评估黄奶奶的如厕排便能力,应如何全面地收集相关资料?
3。黄奶奶可能存在哪些如厕排便需求方面的问题?照护员应该如何应对满足黄奶奶的这些排便方面的需求?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分析,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讨论结果,或角色扮演评估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