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老年政策法规和标准目录 > 二荷兰(第2页)

二荷兰(第2页)

护理宾馆是可以提供护理服务的宾馆。主要对象如产后、术后、大病后需要静养,但是家里没有条件或者保姆不专业的客户。

护理宾馆对硬件软件要求都很高,不仅要求舒适,空气干净清新,温度适宜,而且人员不仅要懂护理,又要有酒店管理的素质。

5。智障老人住宅:小住宅,大世界

针对各个阶段的失智症老人,每个老人有自己的卧室,8~9个老人共用1个大起居室。老人在专业人员引导下过集体生活,一起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衣做饭等。有规律的集体生活可以大大减缓智障进程,保证老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家人负担。

这种模式对建筑的要求较少,因为是家的衍生,不是医院的衍生。智障老人只要引导得当,是可以恢复自理能力而不需要护理的。

这种模式被其他发达国家,如日本、法国普遍借鉴。

6。传统护理院

主要针对低收入阶层,在欧洲属于“托底”的机构,有保险覆盖,国家政策扶持。

因此收费低廉,能够为老人提供基本的护理服务,其配置属于医院的衍生。

7。高端私立养老院(公馆)

专门为有身份地位、财力雄厚的老人打造。对软硬件的投资都很高(如餐厅由米其林星级厨师打造)。收费也很高:2500~5500欧元人月。小而精:20~40套公寓(3500~5500欧元,俗称金带公馆),40~80套公寓(2500~3500欧元,俗称银带公馆)。

8。适老性住宅

主要为还能自理的中产阶级老人打造。全部供出租。含简单装修(地板、墙体刷白、整体厨卫)外,全部采用无障碍设计,配备完整的监控和警报系统。和医院、居家护理机构联系紧密,如果老人突然患病,可以很快地将老人送至医院,或者让居家护理机构上门服务。

互动平台

荷兰和中国做法比较

中国传统做法是:在郊区拿一块地建养老院,配备大量员工,然后招收老人入住。通常的结果是:老人觉得太远不愿入住,机构空置率高,成本高居不下,盈利艰难。

荷兰做法是:先分析目标市场,老人集中在哪里,其数量、健康状况、收入状况、护理需求等;然后决定设立何种模式的养老机构(居家、日托、康复、护理院等),然后选址及设计,设定服务产品,价格和管理架构。最后招收员工进行培训。在设计期间就开始前期销售,机构在开业前就已经有大批潜在客户了。

实践证明,老人最愿意支付的是软件,即服务,而不是硬件。机构的盈利点在服务。

服务必须“三位一体”,其中健康服务是重中之重。老人最愿意为服务支付费用,包括:(1)健康管理;(2)家政服务;(3)物业服务。

其中健康管理是重中之重,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也是老人最愿意支付的服务。健康管理不是靠雇几个医生护士就能实现,它包括保健、养生、饮食、安全防护、康复、理疗和辅助医疗手段,健康档案,针对失能失智的专业护理和激活训练,心理治疗等需要全体人员参与的专业服务。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