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动画视听语言总结 > 8 4 轴线概念与机位图(第2页)

8 4 轴线概念与机位图(第2页)

8、9号镜头——骑轴镜头:指镜头机位骑在视轴之上的镜头机位,也叫正反打镜头。主要是用来强调叙事、刻画人物的镜头模式。景别多为近景特写甚至是大特写。因为摄影机垂直拍摄角色,造成了人物直视镜头的效果,画面感较为主观,有着很强的互动感。

说明:很多人容易把正打、反打镜头的概念与正反打镜头的概念发生混淆,因此用骑轴镜头和内反拍镜头的称呼更有利于区别记忆。

8。4。4轴线的意义

初次了解轴线概念的人总会产生一种难以理解的情况,认为轴线的概念很神秘,这是有原因的。因为,轴线是一条不存在的虚拟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对于不了解影像制作的人来说就存在一种不确定的虚空感。此外,轴线会随着人物和场景的变化而发生调整(见图8-28),也会让人感觉有些难以理解。而最根本的问题是,在大学的课程安排上,视听语言是作为基础课先行开设的,在学习轴线概念的时候,很多同学并没有经过实际的摄影实践或者分镜头创作实践,因此有一种盲人摸象、雾里看花的感觉。

图8-28关系镜头交代方位,确立轴线

实际上,了解了典型镜头以及机位图的概念,对于轴线意义的理解就显得简单了很多。无论场景和人物如何变化,两个角色之间的虚拟连线就是轴线(见图8-29)。而轴线原理和三角形原则实际上说的是一件事,即:摄影机的位置应当力求保持在轴线的同一侧,从而达到画面方位和空间感的统一。在动画的绘制中,尽管摄影机并不真实存在,但是创作者也必须有轴线的概念,让镜头之间的空间感和方位感保持一致。

图8-29双人固定位置场景最能体现出轴线原理

图8-30单人画面同样要遵循轴线

图8-31轴线是经典影视作品的创作原则之一

对轴线的重视是十分必要的(见图8-30),在一个场景内,表现场景和交代情节是由数个镜头所承担的,而每个镜头的景别又存在差异,不可能所有的镜头或者绝大多数的镜头都能拍摄到场景的全貌以及人物关系。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场景的空间感都是通过众多镜头中的局部信息,经由观众自主的补充和想象还原成了场景的全貌。这种想象具有欺骗性和诱导性。例如,当我们把场景内原本方向各异的角色拍摄同一角度的侧脸并连续剪辑,观众就会产生他们是排列成一侧的错觉,又或者我们把原本处在不同场景的角色连贯剪辑,观众也会误以为他们处于同一空间。因此轴线的意义就在于,防止观众发生错乱的感觉。假如,摄影机可以在轴线两侧任意地随意移动,那么观众就会发现同一个角色的脸一会是左侧一会是右侧,标志性的道具也一会出现在近处,一会出现在远处,观众就会对画面中的虚拟空间感到迷惑,同时也带来生理上的晕眩感。因此,在经典的影视作品中,轴线几乎已经成为必须遵守的一种创作原则(见图8-31)。

8。4。5越轴

越轴的概念是指在同一场景内部,两个相互衔接的镜头之间,摄影机的位置相对于固定轴线的角度变化超过了180°,也就是摄影机越过了轴线,打破了轴线原则。

按照被人们遵循的轴线原则来说,越轴是一种不规范甚至是错误的处理方式,但是在特殊情况下,或出于情节的需要,摄影机有时需要越过轴线。例如,新的角色出现,场景某处有新的信息介入,有些时候则是出于场景的特殊结构,为了丰富场景信息的交代,还有的时候,则仅仅是为了表现创作人员的某种主观意图,或者为了防止视听语言过于单一和雷同。

越轴的手法和效果多种多样,有些越轴会让观众感觉不舒适、不合理;有些越轴的处理则显得自然而生动,甚至还会因为巧妙的越轴方式而让视听语言的艺术水平上升一个新台阶。不管越轴的原因有多大差别,但是人为地对越轴手法进行分类,可以总结出常见的越轴方式。

8。4。6常见的越轴方式

在这里,我们选取了较为常见的八种越轴方式进行介绍,相信通过阅读,读者会在日常的观影经验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实例。

1。空镜头越轴

在分别拍摄了同一侧的人物侧脸后,插入一个不出现人物的空镜头,接着进行越轴。依靠空镜头打破观众头脑中的画面延续感觉,为接受越轴后的镜头进行铺垫。

2。人物正面视线越轴(正打镜头)

在拍摄完轴线同一侧的人物侧脸后,接入一个表现人物正面镜头,正打或者反打镜头,让人物用完全的正脸没有角度地直视镜头,再接入越轴镜头。

3。第三角色过渡越轴

在多人场景中,除去主要角色一定存在着一些配角。例如,酒吧的调酒师、服务员等角色,通过对他们的反应镜头,也可以起到越轴的铺垫作用。

4。人物换位越轴

人物位置换位越轴是指在分别拍摄单一人物的镜头之后,加入一个表现人物关系的关系镜头,而关系镜头进行越轴,从而告诉观众主视角发生越轴,为角色的位置变换提供合理解释。

5。运动机位越轴

在现代影视作品中,运动机位的应用较为常见,同样的,依靠运动机位也可以达到越轴的目的。当我们拍摄一角色时,依靠一个移镜头,把人物的左脸过渡到右脸,自然而然地通过一个连贯镜头实现越轴。

6。硬越轴

硬越轴也成为直接越轴,是指不通过任何技术手段,直接在镜头的切换间实现越轴。硬越轴的使用必须是有条件的,必须在观众已经熟悉了场景环境的情况下,在对话进行之中实现越轴,不能一上来就采取硬越轴在轴线两侧来回切换。硬越轴缺乏技术含量,一般在现代影视作品中不被采用。

7。关键道具越轴

在场景内部,通常存在某些标志性的道具。例如,一只别致的花瓶,或者一团跳跃着的烛光,在场景内摄影机方位需要越轴时,可以用这些明显的道具进行过渡,从而引导观众从道具位置的变化,理解出摄影机的方位变化。

8。利用人物位置变化越轴

这种越轴方式是把摄影机和场面调度本身结合起来的一种越轴方式,通过表现出场景内角色的位置移动,改变了原有的轴线位置和三角形关系,从而让越轴显得自然而然。

实训练习

1。简述场面调度的概念。

2。角色的场面调度和摄影机的场面调度的注意事项分别有哪些?

3。场面调度的类型是如何划分的?

4。简述轴线的基本概念。

5。机位图必须包含哪些内容?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