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前景设计注重虚实对比
要想让前景达到预设的突出景深的目的,就需要创作时注重虚实对比。在影视的画面中,大多数情况主体要实,前景的物体要虚。不能让前景过于清晰而喧宾夺主。当然在一些特殊时期,当位于画面前景的部分有重要的信息需要传达时,前景同样可以清晰而背景模糊。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需要依靠光照和影调的变化来引导观众注意前景。
3。前景的选择可以利用物体本身的特点
我们可以选择具有季节特征、地方特征的景物作前景,有意识地运用前景来渲染某种气氛或特征。例如,选择有季节特征的花木使画面富有气氛是最常见的。同样,具有地方特征的景物也能使画面增添浓郁的地方色彩或异国情调。
4。在构图上可以让前景包围主体
让前景把主体影像包围起来,形成一种框架。这样的前景能把视线引向框架内的景物,使主体得以突出,表达出画面纵深的空间感,给人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还能增添画面的图案美。窗框、门框、栅栏、图案形孔洞等都是常见的框架式前景。
5。前景的选择还可以增加信息量或者特殊含义
与主体在形式或内容上有对比、比喻或比拟作用的景物作前景,往往能引起观众联想,产生意境,从而深化画面的表现力或揭示出画面的主题。
7。2。5背景
背景是指位于主体的后面,用来衬托主体的景物,能够展现出情节和事件所发生的时空环境。背景的构成多种多样,既可以是立体的景深环境,也可以是简单的一面墙或者一块景板。常见的背景包括自然环境、人造景观,甚至可以是人群或者虚幻的画面。
如果将背景按照影像效果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有像背景和无像背景两种类型。有像背景指的是实际存在的景物,应注意采用最为典型的环境,选取恰当的景物区域,注意光照和色彩的效果;无像背景指的是没有具体的背景形态,而是光线或者色彩组成的虚幻空间,应当把重点放在光影效果上进行考虑。
7。2。6背景的作用
同前景一样,背景同样意义重大,能够完成许多不同方面的作用。
1。背景能够揭示场景的空间方位
这是背景的最显著功能,有了背景,才能够让观众了解到场景具体的空间方位。究竟是在什么样的空间中展开情节的。如果背景是高山或者雄伟的建筑,那么无疑背景与主体的距离较远,场景的景深较深,空间也相对开阔(见图7-19)。而如果背景是一面墙或者狭窄的洞穴,距离角色的位置较近,那么就说明场景的景深较近,场景的空间感也显得狭小。这种空间感直接决定了视听语言的观看效果。
图7-19背景营造出了决斗的气氛
2。背景能够表现主体所处的时空环境
背景不仅仅是在空间角度作为景物存在,同时可以表现出情节所发生的时空环境。例如,当观众看到了古代的建筑作为背景,就会明白场景所传递的信息是历史故事,如果背景是宇宙飞船和外太空之间,观众又会明白时空环境是浩瀚的星空宇宙,这种时空环境的传递不需要占据人物的对白或者情节就可以直观传递出来,充分发挥了动画作品的视觉传达效应。
3。背景也是情节发生的叙事载体
很多人会存在一个误区,认为故事的情节一定只能发生在画面的主体身上,背景仅仅是作为陪衬,主要发挥的是美术层面的功能。但是实际上,背景完全可以作为叙事的特殊载体(见图7-20)。例如,当我们想让主角深陷阴谋而不能自知时,或者处理主角在街头寻人却与目标擦肩而过,完全可以让主体专注地进行自身状态,而在背景的景深安排信息透露给观众。这种叙事手段不仅发挥了背景的隐藏功效,利用得当的话还显得十分巧妙别致。
图7-20背景本身也是情节的一部分
4。背景能突出主体的轮廓与形状
突出主体是我们常说的画面原则,利用背景便可以帮助创作者们达成这一愿望。当背景和主体在线条、清晰程度、光照、影调等诸多方面产生明显差异的时候,主体便会在背景的衬托下产生对比和反差,从而让轮廓和形状得到彰显。
5。背景还能起到抒情或象征的作用
动画的创作既是对情节的交代,同时也是创作者抒**感的一种文化载体。某些背景,因为其独特的造型、色彩、寓意或者内涵信息,安排在画面中就会具有一定特定的含义,可以达成某种特殊的抒情或者象征的作用(见图7-21),并且对点明主题、升华作品起到一定的作用。例如,宫崎骏《风之谷》中荒凉的世界末日的背景,不仅说明了故事发生在一个艰苦的环境中,而且说明了作品对于工业以及人类欲望的反思。
图7-21《Eva》背景的宗教意味
7。2。7背景的选取原则
1。背景的选取应当抓住特征做到极致
在选择背景的时候,创作者可以有意识地强调背景的独特性,选择具备鲜明地方特征、时代特点的影像进行创作,务必让环境中的时间和场景明确,让观众能够一目了然,同时也要注意背景的状态应选择最鲜活最富有气息的点进行选取。例如,创作充满温泉的火山峡谷,背景就要采取间歇泉和蒸汽喷发的那个瞬间。如果是选择秋天的树丛作为背景,那就一定要选取整片树林树叶飘落的瞬间。总之,特征一定要鲜明。
2。背景的选取应当和故事情节相适应
在选取背景的时候,一定要和故事情节相适应,不能因为片面地追求视觉美感,而做出与故事本身矛盾的选择(见图7-22)。例如,展现工业文明的蒸汽朋克题材影片,《阿基拉》或者《蒸汽男孩》背景中工厂和工业制造的场面就与作品相符合,如果采取宫崎骏式充满绿树和草原的自然环境就不相匹配。
图7-22《攻壳机动队》的背景与科幻色彩相匹配
3。人物背景的选取应当考虑衬托感
在为人物进行衬托的背景选取时,也应当考虑到角色的身份和特点,选择适当的背景。例如,我们要表现一个美丽的少女,就不能用颜色太过花哨的大红大绿来充当背景,而应当采取相对柔和的背景。背景对人物的衬托可以有正衬和反衬的区别。例如,用热闹的街头当背景来衬托热血探险的主角是正衬,而同样是热闹的街市,如果是为了衬托要饭的乞丐或者流浪的孤儿,就变成了反衬。
4。背景的处理力求简洁
背景是用来衬托画面主体的,毕竟不能抢去主体的风头,因此在创作时,背景不能太过花哨,应当力求简洁,以免观众的注意力过度分散出去(见图7-23)。当然这也不是说,背景就不能够有细节,而是强调创作时应当分清主次。让画面简洁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可以利用光影让背景处于大块的影调遮盖之下,或者利用色彩区域覆盖出背景的范围,要么则利用烟雾水汽人为地让背景模糊,或者改变线条的硬度等。总之,背景的适当简洁会让画面看上去清新美观。
图7-23《宫本武藏》背景的写意效果
5。背景要始终强调与主体的对比和差异
在处理主体与背景的差异性的任务上,同样可以利用之前介绍的诸多因素进行创作。归结起来则是影调、光线、色彩、线条、透视、运动几类内容。例如,当我们运用影调来突出背景与主体的差异时,可以让暗淡的主体衬在明亮的背景上,或者与之相反,让明亮的主体衬在暗淡的背景上。也可以利用主体和背景的运动感不同来区分主体和背景。例如,背景不动,而主体高速运动,或背景十分喧闹,而画面主体则相对宁静。总之,差异性一定不能够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