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电视新闻策划的概念 > 第三节 电视深度报道的叙述策划(第2页)

第三节 电视深度报道的叙述策划(第2页)

通过村民孙美兰的葬礼,展示整个村子癌症和其他怪病频发的现象。

提出问题:是什么带来这么严重的癌症和死亡?(指出结果,探寻原因。)

【问题分析一】

A。通过调查排除了空气和食物致病的可能性。

B。坑塘和沟渠附近是高发病区,饮用水可能是致病因素。

提出问题:村民饮用水是什么?可能受到污染吗?(发现问题之一,寻找原因。)

【问题分析二】

A。村民饮用水都是地下水。

B。分六个点对水取样,包括村民地下饮用水、沟渠水和沙颍河水等。

C。水样检测结果:地下水和沙颍河水污染严重。

提出问题:沙颍河的水是怎样被污染的呢?(发现问题之二,继续寻找深层原因。)

【问题分析三】

A。进入沙颍河的沈丘大闸水全部受污染。

B。探讨解决村民饮用水打深井的可能性。

C。淮河治污情况介绍。

提出问题:要根本解决饮用水问题,关键在何处?(发现问题之三,指出问题的根本。)

【尾声】

采访结束的第二天,又有一个村民病故。节目最后列出了一个长长的死亡名单。

从这期的节目安排中,创作者循着问题的发生,探究原因,层层把脉,最终将该村受癌症困扰的问题上升到淮河治理的层次,高屋建瓴,发人深省。这种认识顺序主要按照因果关系进行结构安排。

此外,认识顺序还可以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论模式。《新闻调查·公交之痛》(2007年7月15日播出)的结构提纲如下:

【提出问题】

2006年10月1日和2007年4月23日,重庆发生两起事故,死亡56人。半年之内连续发生两起严重的公交事故,公交安全受到普遍性的质疑,市民甚至在网上发起抵制公交的行动。灾难为什么会频繁发生?而且发生在最应该有安全保障的公共交通领域?

【分析问题】

挂靠承包、政策倾斜加上恶性竞争,导致重庆公交车的市场争夺愈演愈烈,这是导致重庆公交事故频发的原因:

①恶性竞争,违规严重(民营公交、国营公交都有严重的超速超载现象,政策向国营倾斜);

②管理不力,执法不严(严重违规行为得不到严格的处罚和禁止);

③挂靠承包,职权不明(层层转包,导致经济利益为先,公众利益得不到保障)。

【解决问题】

公交改革势在必行。

①国营公交和民营公交进行统一的公交化改造。提高准入门槛,不分国营民营,享受同等待遇。

②严格执法,加强控制。

③从体制机制上改变经营权和产权问题:解决承包的问题,解决挂靠的问题。

与因果调查不同的是,问题解决式不但指出问题,往往还会提出若干有建设性的建议,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认识顺序。

(二)交叉式结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