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电视新闻策划的概念 > 第三节 电视深度报道的叙述策划(第1页)

第三节 电视深度报道的叙述策划(第1页)

第三节电视深度报道的叙述策划

选题确立后,形成完整的调查样式和结构设想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策划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如果说选题策划是为了“选好”故事,那么叙述策划则是为了“讲好”故事。选题只是确立报道的方向,而叙述则进入到具体的信息组织与传播过程之中,是对于前期策划力量的汇聚。因此,电视深度报道不仅需要把好选题关,也要切实做好叙述关。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之所以能因其专业品质成为其他类似节目模仿的典范,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新闻调查》不仅注重选题,也十分注重叙述过程的设计。

一、注重结构设计

电视作品的结构有两个层次,一是整体布局,即电视节目系统构成对整体形式的把握,使作品层次分明、结构完整;二是内部构造,即对影视片系统内各局部、各要素的构成和转换的把握,使作品上下贯通、过渡自然。霍华德认为“节目良好效果的取得是由于节目的各构成部分的合乎逻辑的安排和由于包含了适度的感染力因素。”他认为一个好的节目必须符合在结构方面的五项要求:[1]

①有一个吸引力的开头和结尾;

②节目的完整统一性;

③有效地处理进度,内容多姿多彩,每个单元都有变化;

④有效地处理情节发展和**。

电视深度报道的结构是指通过谋篇布局交代事件、揭示主题、展开论证的内容组合。深度报道常常是以基于社会宏观或中观层面的结构式来展现,其结构原则应是:在主旨突出的基础上着重考虑如何做到清晰流畅,如何做到生动而富于感染力。电视深度报道的常用结构方式有以下三种,即顺序式结构、交叉式结构和板块式结构。

(一)顺序式结构

依据事件进程的自然顺序或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来组织情节结构,安排作品层次的方式。这种结构方式具有明显的发展线索,一般呈现线性态势,注重起、承、转、合的有机连贯,层次清晰,循序渐进。顺序式结构又称为“单线结构”,一般有以下几种表达方式。

1。时间顺序式

以时间为轴线,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组织安排材料,把事实内容逐一介绍给观众,可以使观众很清楚地抓住事情发展变化的脉络。比如《新闻调查·大官村里选村官》(1998年4月24日播出)采用的就是时间顺序结构法。

【开头】

主持人(演播室):中国农民在政治上最大的愿望是选一个好官。现在,他们获得了直接选举村长的权利,他们能否真正实现自己的愿望?请看一份来自边远村庄的报告。

【主体】

①选举来个“大海捞针”

1998年3月,吉林省镇赉县大官村开始村长“海选”

②“海选”拉大网,谁是“网中人”

A。“海选”推出两名村长候选人

B。分别采访两位候选人

③村民究竟把票投给了谁

A。投票前分别采访两位候选人

B。竞选演讲

C。投票、唱票

D。村支书宣布需要进行第二次选举

【结尾】

选举结果

一个边远村庄的农民按照现代程序进行了一次操作规范的民主选举,即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直选”。节目中,记者深入东北农村,捕捉到农民兄弟对于行使自己投票选举村长权利的那份神圣,引人入胜。43岁的刘晓波曾是镇上的电影放映员,后来电影队解散了,镇上的领导看他老实、本分,就安排他回村里。1996年,镇政府把他作为唯一候选人,选举为村长。但新一届村委会选举的方式和以往有根本的不同,刘晓波还能在村长的位置上继续做下去吗?从海选到最后决出新任村长,一波三折,记者的采访就围绕着几位候选人展开,各位候选人之间的相互预测、推演构成了节目的看点。

以时间为线索的结构也有变化形式,有时可采用倒叙式,即把**提前,结果放在前面;有时采用插叙方式,在连续的时间过程中插入相关事件的描述和渲染。深度报道的开头部分一般以倒叙的手法将新闻事件最新鲜、最重要、最吸引人的部分展示出来,这一部分可以是事件的典型场景,矛盾冲突的**部分,事件的悬疑,事件当事人的个人命运等。比如《新闻调查》之《派出所里的坠楼事件》、《山阴的枪声》等采用的均是此种方式。

2。认识顺序式

这种结构方式,以内容的深入程度为顺序,内容意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反映作者对事物的认识逐渐由表面到本质的过程,如层层剥笋,不断深化主题,使作品的力度不断加强。《新闻调查·河流与村庄》的报道结构如下:

【引子】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