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老年服务伦理与礼仪考试题及答案 > 任务一 认知老年服务伦理(第2页)

任务一 认知老年服务伦理(第2页)

小贴士:老龄化社会

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一)鲜明的服务性

服务老年人是老年服务伦理最鲜明的特色。老年服务伦理是与老年服务活动、职业和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老年人是社会的财富,他们阅历深、经验丰富、事业有成。老年人为社会奉献了几十年,在退出职业舞台、步入晚年生活之后,理应得到家人和社会的反哺,安度晚年。为老年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包括老年服务职业和老年服务行业在内的所有老年服务活动的根本目的。

(二)特殊的价值性

老年服务伦理涉及老年服务行为的道德问题,可以为开展老年服务活动提供正确的价值指向,有着特殊的价值性。老年服务伦理的价值性突出反映在六个“老有”上,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其中,“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就是要解决老年人的生存保障问题,使老年人在退出职业生活之后,仍然能够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吃穿不愁,生了病能够得到治疗护理,保障其生活无忧;“老有所为”就是要为老年人发挥其潜能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老有所教、老有所学”体现了老年人对更新知识和更新观念的追求;“老有所乐”体现了老年人对不断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是老年服务伦理的归宿点。

(三)相对的稳定性

老年服务伦理是对老年服务人员道德上的要求,与其他层面的要求(比如行为要求)相比,老年服务伦理深入到人的内心深处,根深蒂固地影响着老年服务人员的一言一行和举手投足,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老年服务伦理的稳定性,不仅在于其对老年服务工作者的根深蒂固的影响,还在于这种影响,可以跨越老年服务工作者的个体差异,对广大的老年服务工作者、管理者、经营者有着广泛、普遍的影响作用。除此之外,老年服务伦理的稳定性还表表现为老年服务伦理还会跨越时间界限进行纵向传承。比如,我国古代文化中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伦理道德就在世代相传的历史进程中巩固和发展起来,成为现代老年服务伦理关系的重要因子。

三、认识老年服务伦理的重要意义

之所以学习老年服务伦理,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老年服务伦理有特殊的价值。老年服务伦理的价值性,集中体现在其对于老年服务人员自我提升、老年服务各种关系调节和老年服务行业规范化发展的巨大作用。

小贴士:

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一)是调整老年服务关系的基本准则

老年人与老年服务工作者之间的关系,老年服务工作者与老年服务工作者之间的关系,老年人与老年人之间的关系,老年服务工作者与老年服务管理者的关系。不同主体之间关系如何,事关老年服务工作的质量,也关系着老年服务事业的发展,更决定着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伦理是人们认可的社会行为规范,其本质是对人与人的关系进行调整。老年服务伦理是对老年服务工作中各种社会关系的应然性认识,是人们认可的职业与行业规范,可以对老年服务工作中的各种关系进行调整。因此,老年服务伦理是开展老年服务工作的重要支撑,也是调整老年服务职业内部关系所遵循的基本准则。

(二)是老年服务人员自我提升的内驱动力

伦理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被人们所认可。老年服务伦理可以帮助老年服务工作者正确认识自己在服务老年人的实践活动中对他人、对集体以及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对于增强老年服务工作者的职业和社会责任,丰富其人文情怀中修养具有重要作用。老年服务伦理对老年服务人员的影响与作用,是在老年服务人员对其应尽的道德义务的情感认知、认同的基础上产生,主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以及老年服务人员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训练,多数老年服务人员都能够改进个人的工作观和服务观,许多人已经把热爱老人、服务老人当作自己个人生活的主导信念。这种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体现了老年服务伦理对老年服务人员影响的内生性特征,是老年服务人才自身完美人格塑造的内驱动力。

(三)是实现老年服务业规范化发展的有力支撑

从我国老年服务业发展的现状来看,虽然我国老年服务业发展势头很迅猛,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当前我国老年服务业,尤其是老年服务业职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这突出表现在老年服务业的规范化程度还比较低。提高老年服务行业的规范化程度,推动老年服务业制度化发展,是老年服务业向职业化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破解起步阶段老年服务行业领域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的有效手段。老年服务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最终依赖于各种制度的完善,但是制定和出台老年服务规则的内在依据是老年服务伦理。因此,实现老年服务业规范化发展离不开老年服务伦理,老年服务伦理是实现老年服务业规范化发展的有力支撑。

拓展阅读

我国老龄化增速快于世界

据联合国预测,1990~2020年世界老龄人口平均年增长速度为2。5%,同期我国老龄人口的递增速度为3。3%,世界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从1995年的6。6%上升至2020年9。3%,同期我国将由6。1%上升至11。5%,无论从增长速度和比重我国都超过了世界老龄化的速度和比重。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1。67亿人,约占全世界老龄人口6。98亿人的24%,全世界四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老年人。

发达国家老龄化进程长达几十年至100多年,如法国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英国用了80年,美国用了60年,而我国只用了18年(1981~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的速度还在加快。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2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3。26%,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4。3%,预计到201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6%,2020年将占总人口的18%。

拓展训练

1。查阅有关资料,分析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老年服务伦理方面的异同。

2。选取一家老年服务机构,请那里的老年服务人员谈谈老年服务伦理在工作中的作用。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