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后角
①后角的作用如下。
减小后刀面与工件过渡表面之间的摩擦,提高工件的表面质量,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
增大后角可使车刀刃口变锋利。但后角过大,又会使楔角变小,不仅会削弱车刀的强度,而且还会使散热条件变差。
②后角正、负的确定如下。
当后刀面与基面的夹角小于90°时后角为正,大于90°时后角为负,如图8-9所示。
③后角的选择如下。
粗车时,切削深,进给快,要求车刀有足够的强度,应选择较小的后角。精车时,为减小后刀面与工件过渡表面的摩擦,保持刃口的锋利,应选较大的后角。切削力较大时,应选取较小的后角。
加工塑性材料时后角取大一些,加工脆性材料时后角取小些。高速钢车刀的后角一般可6°~12°,硬质合金车刀可取2°~12°。粗车时,后角一般取3°~6°;精车时,后角一般取6°~12°。
(3)主偏角
①主偏角的作用如下。
主偏角主要影响车刀的散热条件、切削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变化及影响切屑厚薄的变化。
②主偏角的选择如下。
当工件刚性较差时,应选择较大的主偏角;车细长轴时,为减小径向力应选较大的主偏角;工件硬度高选较小主偏角。主偏角通常取45°~90°。
(4)副偏角
①副偏角的作用如下。
主要是减小副切削刃与工件已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影响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及车刀的强度。副偏角一般可取10°~15°。
②副偏角的选择如下。
粗车时副偏角选稍小些,精车时副偏角选稍大些。
(5)刃倾角
①刃倾角的作用如下。
刃倾角的作用主要是控制排屑方向,如图8-10(a)至图8-10(c)所示。当刃倾角为负值时,可增加刀头的强度,并在车刀受冲击时保护刀尖,如图8-10(d)所示。刃倾角还会影响前角及刀刃的锋利程度。增大刃倾角能使切削刃锋利,并可切下很薄的金属层。
图8-10刃倾角及其作用
②刃倾角有正、负和零度之分,分别如下所述。
当主切削刃和基面平行时,刃倾角为零度(λs=0°),切削时,切屑基本上朝垂直于主切削刃方向排出,如图8-10(a)所示。
当刀尖位于主切削刃最高点时,刃倾角为正值。切削时,切屑朝工件待加工面方向排出,如图8-10(b)所示,但刀尖强度较差。尤其是车削有较大冲击力的工件表面时,由于冲击力较大,刀尖易损坏。
当刀尖位于主切削刃最低点时,刃倾角为负值。切削时,切屑朝工件已加工面方向排出,如图8-10(c)所示。工件表面粗糙度较高,但刀尖强度较好。尤其是车削不连续的工件时,最先承受冲击的着力点,在远离刀尖的切削刃处,从而保护了刀尖。
③刃倾角的选择如下。
选择刃倾角时通常主要考虑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和加工性质。粗加工和断续切削时,所受冲击力较大,为了提高刀尖强度,应选负值刃倾角;车削一般工件则取零度刃倾角;精车时,为了避免切屑将已加工表面拉毛,刃倾角应取正值。微量进给精车外圆或内孔时可取较大刃倾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