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机械零件制作与组装实训报告 > 任务4 孔类零件综合加工(第2页)

任务4 孔类零件综合加工(第2页)

表5-11钻孔时出现的问题及防止方法

二、刃磨麻花钻

麻花钻需要在砂轮机(见图5-31)上进行刃磨。常用的砂轮有氧化铝和碳化硅两类,刃磨时必须根据刀具材料来选用。氧化铝砂轮也称刚玉砂轮,多呈白色,其沙粒韧性好,比较锋利,但磨粒易从砂轮上脱落,硬度稍低,适用于刃磨高速钢刀具和硬质合金的刀柄部分;碳化硅砂轮多呈绿色,其沙粒硬度高,切削性能好,但较脆,适用于刃磨硬质合金刀具。

图5-31砂轮机

砂轮粒度的选用:粗磨刀具选用粒度号为40#~60#中软硬度的砂轮,精磨刀具选用粒度号为80#~120#中硬度的砂轮。

通常在两种情况下需要对麻花钻进行刃磨:一是麻花钻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导致切削刃不锋利,切削困难,为恢复切削性能,常常需对钻头的切削部分进行刃磨;二是在钻孔之前,根据钻削的具体要求(钻削材料、参数等),需要对标准麻花钻的工作角度进行调整,即修磨。

1。刃磨动作

操作者应站在砂轮机的左面,右手握住钻头的头部,左手握住柄部,被刃磨部分的主切削刃处于水平位置,使钻头中心线与砂轮圆柱母线在水平面内的夹角等于钻头锋角的一半,同时钻尾向下倾斜,如图5-32(a)所示。将主切削刃在略高于砂轮水平中心平面处先接触砂轮。右手缓慢的使钻头绕自己的轴线由下向上转动,同时施加适当的刃磨压力,这样可使整个后面都磨到。左手配合右手作缓慢的同步下压运动,刃磨压力逐渐增大,这样就便于磨出后角,其下压的速度及其幅度随要求的后角大小而变,为保证钻头近中心处磨出较大后角,还应作适当的右移运动。刃磨时两手动作的配合要协调、自然,如图5-32(b)所示。

图5-32刃磨锋角和后角

注意:刃磨时压力不要过大,应均匀地摆动,并经常蘸水冷却,防止温度过高而降低钻头硬度。当一个主后刀面磨好后,将钻头转180°刃磨另一个主后刀面时,人和手要保持原来的位置和姿势,这样才能使磨出的两个主切削刃对称。

“少磨”首先是“不磨”,拿到钻头匆匆即磨,肯定是盲目的磨。只有在刃磨前摆放好位置,才能为下一步的“磨好”打实基础,这一步相当重要。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可根据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方法和技巧用通俗易懂的口诀的形式解释和示范,学生往往听得明白、看得明白,容易掌握。示范时的动作要正确,要做好正常动作的示范、分步动作的示范、慢动作的示范,这样学生便于接受。这里运用四句口诀来指导刃磨过程。

口诀一:刃口摆平轮面靠。这是钻头与砂轮相对位置的第一步,往往有学生还没有把刃口摆平就靠在砂轮上开始刃磨了。这样肯定是磨不好的。这里的“刃口”是主切削刃,“摆平”是指被刃磨部分的主切削刃处于水平位置。“轮面”是指砂轮的表面。“靠”是慢慢靠拢的意思。此时钻头还不能接触砂轮。

口诀二:钻轴斜放出锋角。这里是指钻头轴心线与砂轮表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锋角”即顶角118°±2°的一半,约为60°这个位置很重要,直接影响钻头顶角大小及主切削刃形状和横刃斜角。要提示学生记忆常用的一块30°、60°、90°三角板中60°的角度,学生便于掌握。口诀一和口诀二都是指钻头刃磨前的相对位置,二者要统筹兼顾,不要为了摆平刃口而忽略了摆好斜角,或为了摆好斜放轴线而忽略了摆平刃口。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出这些错误。此时钻头在位置正确的情况下准备接触砂轮。

口诀三:由刃向背磨后面。这里是指从钻头的刃口开始沿着整个后刀面缓慢刃磨。这样便于散热和刃磨。在稳定巩固口诀一、口诀二的基础上,此时钻头可轻轻接触砂轮,进行较少量的刃磨,刃磨时要观察火花的均匀性,要及时调整压力大小,并注意钻头的冷却。当冷却后重新开始刃磨时,要继续摆好口诀一、口诀二的位置,这一点往往在初学时不易掌握,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改变其位置的正确性。

口诀四:上下摆动尾别翘。这个动作在钻头刃磨过程中也很重要,往往有学生在刃磨时把“上下摆动”变成了“上下转动”,使钻头的另一主刀刃被破坏。同时钻头的尾部不能高翘于砂轮水平中心线,否则会使刃口磨钝,无法切削。

2。目测检查

图5-33麻花钻的目测检查

刃磨过程中,把钻头切削部分向上竖起,两眼平视,观察两主切削刃的长短、高低和后角的大小,反复观察两主切削刃,如有偏差,必须再进行修磨。按此不断反复,两后面经常轮换,使两主切削刃对称好,直至达到刃磨要求,如图5-33所示。

3。修磨横刃

将麻花钻中心线所在水平面向砂轮侧面左倾约15°,所在垂直平面向刃磨点的砂轮半径方向约成55°的下摆角,如图5-34所示。标准麻花钻的横刃较长,且横刃处存在较大的负值。因此,钻孔时横刃处的切削为挤刮状态,轴向抗力较大,同时,横刃较长定心作用不好,钻头易发生抖动。因此,一般直径在5mm以上的钻头均需磨短横刃,一方面要使横刃成为原来长度的15~13以减少轴向力,从而提高钻头的定心作用和切削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要增加横刃处的前角,目的是使靠近钻心处形成斜角为τ=20°~30°的内刃,且内刃处的前角γτ=0°~15°,以改善其切削性能,如图5-35所示。

图5-34横刃的修磨方法

图5-35麻花钻横刃的修磨及几何角度

修磨时转动钻头,使麻花钻刃背接触砂轮圆角处,由外向内沿刃背线逐渐磨至钻心将横刃磨短,然后将麻花钻转过180°,修磨另一侧横刃。修磨后应使横刃长度为原长的15~13,完成横刃的修磨。

4。刃磨钻头的注意事项

钻头的冷却。钻头刃磨时压力不宜过大,并要经常蘸水冷却,防止因过热退火而降低硬度。

砂轮的选择。一般采用粒度为46#~80#、硬度为中软级(k、L)的氧化铝砂轮为宜。砂轮旋转必须平稳,对跳动量大的砂轮必须进行调整。

刃磨过程中应随时检查麻花钻的几何角度。

三、铰孔操作

1。铰孔的方法

手铰起铰时,右手通过铰孔轴心线施加进刀压力,左手转动铰杠,两手用力应均匀、平稳,不得有侧向压力,同时适当加压,使铰刀均匀前进。(见图5-36)

铰孔完毕时,铰刀不能反转退出,防止刃口磨钝,以及切屑嵌入刀具后刀面与孔壁之间而将孔壁划伤。

机铰时,应使工件在一次装夹中进行钻、铰工作,保证铰孔中心线与钻孔中心线一致。铰毕后,铰刀退出后再停机,防止孔壁拉伤。(见图5-37)

铰削尺寸较小的圆锥孔时,先按小端直径钻孔(留出铰孔余量),再用锥度铰刀铰削即可。对尺寸和深度较大的圆锥孔,为减小铰削余量,可先钻出阶梯孔,然后用锥度铰刀铰削;铰削中应经常用相配的锥销检查铰孔尺寸。(见图5-38)

图5-36铰孔操作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