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低幼儿童文学导读 > 第二节 幼儿生活故事的艺术特征(第1页)

第二节 幼儿生活故事的艺术特征(第1页)

第二节幼儿生活故事的艺术特征

一、鲜明的现实性、针对性

(一)幼儿生活故事的题材

幼儿生活故事主要是表现幼儿自己的生活,是幼儿生活的真实写照。作品的题材大多为幼儿家庭或幼儿园内外的熟悉生活,有些就直接以真人真事为原型,逼真地描绘幼儿的行为、情感和性格特点。作品中的这些内容会使幼儿感到真实和亲切,能够启发、暗示幼儿与自己的行为对照。

例如《小碗》(方轶群),内容是在幼儿园吃饭时发生的一件小事:小朋友把手洗干净了,在小桌子旁边坐好,阿姨端来一大锅香喷喷的枣子糖粥,可是蓉蓉低着头,撅着嘴,她进幼儿园才几天,是女孩当中最小的一个,旁边的国强看出来了,“蓉蓉没有小碗”,于是:

他一声不响地把自己的小碗推到蓉蓉面前。

可是蓉蓉又把小碗推回给国强。就这样,这只小碗在桌上推来推去。

旁边的小朋友看见蓉蓉没有碗,也都把自己的小碗放在蓉蓉面前。蓉蓉面前一下子就放着12只小碗,孙老师走过来就问:“这是怎么回事?”

国强说:“老师,蓉蓉没有碗!”

两个值日生,一个从这边,一个从那边,都急忙拿了小碗跑过来,把小碗放在蓉蓉面前。孙老师说:

“蓉蓉有碗了,小朋友拿回自己的碗吧。”

蓉蓉面前留下了两只小碗,一只边上面画着绿色小方块,另一只边上画着红颜色的小花。

蓉蓉微微地笑了笑。她选了那只有小红花的小碗,把另一只推到小桌子的中间去。

孙老师在小碗里舀了糖粥,蓉蓉高高兴兴地和小朋友一起吃香喷喷、甜蜜蜜的枣子糖粥了。[5]

这篇故事逼真地再现了幼儿园小朋友的生活情景,说明故事的题材是选自幼儿园的实际生活。作品不仅易于幼儿接受,而且会使幼儿感到亲切,受到感染。

(二)幼儿生活故事常见的主题

引导幼儿分辨是非,领悟正确的认识和行为,如《谁勇敢》(杨福庆):

枣树上有两个马蜂窝。

小松指着马蜂窝说:“谁敢把它捅下来,就算谁勇敢!”

他问小勇:“你敢吗?”

小勇摇摇头:“别捅,马蜂蜇人可疼啦!”

小松指着小勇的鼻子说:“得啦,胆小鬼!瞧我的。”

小松找来一根长竹竿,使劲一捅。“啪!”马蜂窝掉下来,马蜂一下子炸了窝。

小松丢下竹竿,捂着脑袋就逃,大家也吓得跑开了。钢钢年纪小,跑得最慢,眼看马蜂扑过来,他“哇”的一声吓哭了。

小勇回头一看,急忙跑回去,把钢钢拉到身后,抡起手中的小褂,拼命抽马蜂。

马蜂赶跑了。小勇让马蜂蜇了一下,半边脸肿起老高,疼得他直掉泪。

小勇哭了。可是大家都说他勇敢。

小松捅马蜂窝,谁也没说他勇敢。[6]

该故事全文只有四百多个字,其手法是通过人物行为的对比,告诉孩子什么是莽撞逞能,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行为。

引导幼儿向上,追求美好的事物,如《排队上车》(安伟邦):

大成最爱坐汽车,喜欢找个靠窗口座位,坐下来向窗外望。每回他坐汽车都不排队,等下车的人从前门下完了,就急蹦上去抢座位。

听了雷锋叔叔在火车上帮助别人的故事,大成想:“我一定要学习雷锋叔叔,以后要排队从后门上车。”

一天,大成去看电影。时间快到了,他赶紧往车站跑。

跑到车站,汽车正好开到。大成趁下车的人刚下完,就从前门钻了进去。他一进去,前门就关了。

他在车厢中间找到一个座位,刚要坐下,忽然听见售票员喊:“请大家排队上车,不要抢先。”大成回头一看,后门那儿,有好多人正排着队上车呢。

大成想起了雷锋叔叔,也想起了自己保证的话。

“哎呀,我怎么又忘了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