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年龄特点决定体裁要多样化
幼儿期注意力的发展水平较低,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的稳定性较差,注意力非常容易转移。组织幼儿学习时,经常需要用鲜艳的图片、活动的教具等新异刺激吸引幼儿的注意。幼儿虽然普遍喜欢听故事、看图书,但并不是每一个作品都能吸引他们的注意。他们不仅喜欢内容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作品,而且喜欢体裁及样式经常变化的作品。这些变化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有利于逐步培养他们对阅读的稳定兴趣。这种兴趣的形成将对幼儿产生深远的影响。
2。幼儿的个性初步形成
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经常、稳定的心理特征。心理学家认为,个性的初步形成是从幼儿期开始的。这时幼儿出现了最初的兴趣爱好的个别差异,表现出一定的能力;初步形成了对人、对事、对自己的一些比较稳定的态度。幼儿对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明显的个性特征。例如男女幼儿对不同体裁作品的爱好倾向是有区别的。在幼儿喜欢的作品中,总的说童话占绝对优势,其中女孩子和年龄小的幼儿(包括男孩子)喜爱童话的最多,特别偏爱动物童话。而男孩子,特别是大一些的男孩子则喜欢打仗的故事、民间传说、神话或其他英雄人物故事,如武松、孙悟空、岳飞等。幼儿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这种爱好倾向也有明显变化。年龄较大、知识水平较高的幼儿随着逻辑思维和社会情感的发展,慢慢倾向于现实题材的故事,开始对社会生活产生兴趣。例如大班幼儿对《我跟红军过草地》《小傻哥哥》一类故事表现出明显的兴趣。
3。不同体裁的作品具有不同的功能
儿童诗歌一类的作品具备着多种功能,它的样式丰富多彩。例如儿歌有知识歌(数数歌、谜语)、游戏歌(伴随游戏活动念唱的)、绕口令和连锁调(练习发音的)等,诗有抒情诗(给予幼儿某方面的感染,培养幼儿欣赏艺术语言的能力,发展美感)、故事诗、童话诗(通过一定情节培养幼儿某方面的道德观念)和科学诗(进行知识教育)。所有的诗歌均可供幼儿朗诵,可以培养幼儿初步掌握一些艺术发声的方法。
童话和儿童生活故事,是向幼儿进行道德和知识教育的重要体裁。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来反映现实生活,可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童话剧可供幼儿表演,练习用不同声调表现不同人物性格,提高口语表达的技巧,也可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
4。幼儿文学作品的特殊样式
幼儿文学作品不仅要体裁多样,还要有自己的特殊的游戏样式。因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他们不仅在游戏中满足活动的需要,获得愉快的情绪,而且可以通过游戏最先和最容易认识周围世界。游戏化、玩具化是当前国内外儿童图书的新特点,常见的游戏样式的作品有:
(1)立体画册,这种书画面凸出来,立体感强,使幼儿感到真实。
(2)活动的书,这种书的立体画面可以活动。
(3)有不同味道的书,这种书若在水果、花、咖啡壶、瓜类上一摩擦,就会发出该物体的特殊味道。
(4)配有音频或视频的书,即配有CD或VCD光盘的书。配有CD的图画书,是当孩子一页页翻书时,CD就会把每一页文字读出来,像大人讲故事一样。配有VCD的图画书,可让幼儿像观看动画片一样看图画书。
(5)玩具书,有用来填画、涂色或做手工的书;有用厚纸板制成的各种车、船等形状的书,车带轮子可以活动,船可放在水中游,外面印有漂亮的彩色图画。书的外形设计和书的内容有关,反映童话内容的居多,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联想。如《小虫拉车》有两个轮子十分形象;《小熊洗澡》可以放在水中,非常逼真;《谁在吹口哨》书的一角可以当哨子吹。
小结
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都是以具体、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和情节反映幼儿的生活,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角色、一幅幅具体的生活图景让幼儿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其感染、教育和熏陶,产生具体的感受和体验。幼儿文学作品能在幼儿身上起到这样的作用,需要作者精心创作。因此,作者的创作不仅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有对幼儿身心特点的把握,还需要文学理论的指导。带领、指导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教师、家长,也同样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理论知识,以更好地为幼儿选择好的作品,讲述、诵读和指导幼儿阅读作品。
思考题
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应具备哪些要素?
名词解释
1。题材
题材是指作者把现实生活中积累的素材选择出来,经过集中、提炼和虚构而成为文学作品材料,即作品中所描绘的具体事物。
为了能较准确、概括地把握儿童文学题材特点,常用“母题”这一概念来概括。“母题”的概念比“题材”的概念更抽象,居于更高层次,它所指的是一种审美眼光、一种艺术氛围、一个相当宽泛的审美范围。概括地讲有爱的母题、顽童母题、自然母题和成长母题等。
2。主题
作品的中心思想。幼儿文学主题不过分强调“意义”。幼儿文学的主题主要有三类:道德性主题、知识性主题、趣味性主题(或曰无主题之主题)。
3。情节
文学作品的情节,是指叙事性作品中人物活动的过程,是由一系列能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具体事件组成的。
4。体裁
各种文学体裁在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形成了文学的一些类别。文学分类有不同的标准:①两分法,把文学体裁按有韵、无韵分为韵文、散文两大类;②三分法,依据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划分为叙事、抒情、戏剧三大类;③四分法,根据形象塑造、结构、语言运用和表现手法等不同点,把文学作品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1]鲁迅。彷徨·祝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2]鲁迅选集(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3]转引自祝士媛,张美妮。幼儿文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
[4]转引自祝士媛,张美妮。幼儿文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
[5]转引自祝士媛,张美妮。幼儿文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
[6]转引自祝士媛。低幼儿童文学(第3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7]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儿童文学作品选。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8]上海幼儿园教材编写组。语言。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9]金波。幼儿文学选(散文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