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六,二五七,
二八二九三十一。
……
跳绳歌
花儿红,鸟儿叫,
柳树底下把绳跳。
单脚跳,双脚跳,
脚步越跳越灵巧。
你也跳,我也跳,
一个挨着一个跳。
挺起胸,向前进,
脚儿轻轻别摔跤。
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
常洗澡来常换衣;
你拍二,我拍二,
每天都要带手绢;
你拍三,我拍三,
不要随地乱吐痰;
你拍四,我拍四,
打死苍蝇和蚊子;
你拍五,我拍五,
消灭臭虫和老鼠;
你拍六,我拍六,
大搞卫生齐动手;
你拍七,我拍七,
千万别吃烂东西;
你拍八,我拍八,
每天洗脸又刷牙;
你拍九,我拍九,
饭前便后要洗手;
你拍十,我拍十,
公共卫生要保持。[14]
3。数数歌
数数歌是一种培养幼儿数量观念的儿歌,它是适合幼儿认知水平的、最早的算术教材。它把数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帮助幼儿掌握一些数的概念。
有的数数歌是教幼儿掌握数序的。例如,《五指歌》:“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到,碰到小松鼠,松鼠有几个,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有些帮助幼儿掌握数序的儿歌虽然没有生动的情节和形象,但经过作者巧妙安排,有了韵律,也就便于幼儿诵读和记忆了。例如“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到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到十七、十八和十九、二十、二十一。”
有的数数歌不仅可培养幼儿的数序观念,还可以训练他们的运算能力。例如,四川传统儿歌中的《数蛤蟆》就是练习计数的儿歌:“一个蛤蟆一张嘴,两个眼睛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两个蛤蟆两张嘴,四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三个……四个……”蛤蟆的嘴、眼睛和腿的数目是随着蛤蟆数目的增长而成倍增长的。因此,不仅帮助幼儿练习加法,三个蛤蟆以后还能让较大的儿童练习乘法。幼儿随着蛤蟆数目的增加,边唱边运算,可以起到训练幼儿思维敏捷的作用。有的数数歌除能用来进行知识教育外,还渗透一定的思想教育内容。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