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低幼儿儿童文学 > 第四节 早期阅读活动的指导(第2页)

第四节 早期阅读活动的指导(第2页)

4~5岁:

1。能大体讲出所听故事的主要内容。

2。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

3。能随着作品的展开产生喜悦、担忧等相应的情绪反应,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情感。

5~6岁:

1。能说出所阅读的幼儿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

2。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续编、创编故事。

3。对看过的图书,听过的故事能说出自己的看法。

4。能初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

(一)激发幼儿喜欢阅读图书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一种重要的内部动机,反映个体认知、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兴趣可以提高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坚持性。幼儿对外界事物的探索有赖于兴趣的激发。没有兴趣,就不会产生认识的需要,也会影响对事物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早期阅读就是要自幼养成对书的兴趣,这会对幼儿终身热爱读书有积极的影响。我们从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可以发现凡是父母从小为幼儿讲故事,让幼儿接触书,幼儿都会比较容易爱上书本。在他们对图画、文字有了初步认识后,就需要进一步让他们了解书本的好处,促使他们对书产生感情,打下这样的基础,他们才会一辈子爱看书。凡是从小养成这种观念和习惯的幼儿,将来长大必定是个快乐的读书人。

让幼儿对图书产生兴趣,能达到手不释卷的程度,就需要给他们创造一定的条件。如提供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读物,安排舒适、自在的读书环境,保证专门的读书时间,让他们有与他人分享阅读心得的机会,给他们可以自主选择图书的权利。

(二)引导幼儿读懂图画书中画面的内容

对幼儿来讲,图画书是最好的阅读材料,当幼儿看见书中美丽的图画时,一定会好奇书里有什么好听的故事,对阅读内容产生期待。

在指导幼儿早期阅读时,为了让幼儿能较好地理解图画的内容,需要掌握幼儿观察、理解图画的水平。学前心理学对幼儿观察图画有以下的论述:

(1)认识“个别对象”阶段,只有对图画中各个事物孤立零碎的知觉,不能把事物有机地联系起来。

(2)认识“空间联系”阶段,只能直接感知各事物之间外表的、空间位置的联系,不能看到其中的内部联系。

(3)认识“因果联系”阶段,观察各事物之间不能直接感知其中的因果联系。

(4)认识“对象总体”阶段,观察到图画中事物整体内容,把握图画的主题。

幼儿对图画的观察主要处于“个别对象”和“空间联系”阶段,少数属于“因果关系”阶段,能完整地理解图片一般要到小学低年级才能达到。实际上,“因果联系”和“对象总体”阶段,已经是从感知过渡到思维的过程。[21]

培养幼儿读懂图画,需要发展他们的艺术观察力,把美术符号转化为语言符号。培养幼儿能正确认识画面的对象,逐渐理解画面内容的空间联系,理解连环图画之间的前后关系。在读懂图画书中每一幅画大意的基础上,逐渐会讲述图画书的主要内容,发展幼儿能把图画内容与真实生活经验进行合理联系的想象力。

(三)培养幼儿理解图画书中的文字含义

幼儿的早期阅读是以图画书为主,在他们不识字时,对文字的理解要靠成人的帮助,使其将文字与已掌握的词建立联系,在其识字以后,即可进入独立阅读,成人只需在幼儿有困难时给予帮助。幼儿对文字内容的理解,只能是理解文字的含义,不能过早地让幼儿概括一本书的主题思想,因为这是幼儿力所不能及的。培养幼儿认识图书中的文字,是要幼儿懂得口语与文字和图画的对应与转换关系。

首先,要引导幼儿对文字的注意。因为对幼儿来讲,文字不具有吸引力,以他们的眼睛来看,文字只是一些抽象的图案。这就要靠成人的引导,让他们感觉到文字是老师和父母都很注意的东西,他们才会逐渐注意文字。开始,可以给幼儿指出书中带有感情的字,如“宝宝”“爸爸”“妈妈”、他们喜欢的玩具名称,并大声念出来,激发他们对文字的兴趣。

其次,要建立口语和文字的联系。在幼儿掌握的词汇中,已经逐步建立起了“字音—字义”的联结关系,在阅读有文字的图画书时,面临的是“字音—字形”的联结,把大量已掌握的口头词汇转化为书面词汇。这是让幼儿认识文字的重要过程。当他们知道文字有意义就会转化成语言。在幼儿不识字,或识字很少时,成人在带领幼儿阅读图画书时,要善于运用图文对照的方式,最好一边读一边指着画面,引导幼儿认读文字,使其自然理解文字的意义,并启发幼儿能从书中找出自己认识的字,把它念出来。

(四)培养幼儿阅读图书的方法和好习惯

学会以正确的方式取、拿图书和一页一页翻书。学习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以及画面排列顺序的规律阅读。坐姿端正,眼睛和书的距离适当。从幼儿3岁以后,就要教幼儿看完书后放回原处,并摆整齐;5岁以后可以让幼儿知道如何保持书的身体健康,要爱护图书,看书时手要干净,不用手指沾唾液翻书,翻书时要小心;要一页一页地翻书,不撕、不拆;在幼儿园也可以轮流值日,使图书角保持清洁、整齐;在家里,要让幼儿养成自己收拾图书的习惯,父母还可以协助幼儿将图书分类,不但方便阅读,也培养了幼儿对书的重视。书看坏后要教幼儿利用胶带或胶水等工具将破损的地方及时修补好。

阅读是一生的计划,但阅读习惯的养成越早越好,只有让幼儿亲身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他才会重视阅读,而且终身与书为伴。

四、早期幼儿活动的指导与实践

(一)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幼儿园,各班都应有图书角,可使幼儿经常接触各种书籍,不断扩大他们的眼界,增长有关大自然、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知识,培养优良品德,促使他们观察、分析、想象及讲述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图书角,从小培养幼儿读书的兴趣,学习选择书籍的能力,养成爱惜书籍的习惯。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设公用的小图书馆,供各班幼儿轮流使用。

图书角(或图书馆)图书的选择,应为幼儿提供经典、优质和多样化的图书。为幼儿选择的书籍应以图为主或图文并茂。因为幼儿尚未识字或识字较少,文字过多的作品,幼儿难以独立阅读。选择作品时,除了要考虑内容是否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外,还要注意图书中的形象是否生动有趣,色彩是否鲜艳,质量低劣的图书不宜放在图书角内。

图书角除配有以上图书外,还应有画册。除购买专门画册外,主要来源应是教师(或幼儿)平时收集的图片,把它们装订成册。每册页数不要过多,以便幼儿交换翻阅。图书角内的作品,应经常补充新的作品。小班幼儿喜欢与别人看同样的书,每本书最好有复本。每隔一段时间,书籍要进行更换,除添置新书外,还可与别的班交换图书。已经没有人再看的书,即可收起来,以免损坏。

幼儿对图画形象、画面、色彩的兴趣、爱好、理解有明显的年龄倾向,这是图画读物创作者教师和父母必须注意到的。他们对图画书的喜爱不仅要有生动的情节、鲜艳的色彩,而且要多样化。

(二)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

由于幼儿识字量较少,因此早期幼儿阅读的作品多以图画书为主。在阅读时,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欣赏图画语言”“文字语言”和良好阅读习惯的指导,十分必要。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