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最终达成共识:成立“国家倾听伦理委员会”,制定《情感共感技术应用指导原则》,明确其定位为“非司法性心理支持工具”,严禁商业化运作与权力干预。
风波暂息,但阿娅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回到昆明总部当晚,她收到一条特殊申请: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一所监狱,希望引入静观角试点“囚犯夜听计划”。申请人是一名服刑二十年的维吾尔族男子,名叫艾山?买买提。他在申请书中写道:
>“我杀了人,我知道我该赎罪。但我每晚做梦都看见被害者母亲的眼睛。我想对她说对不起,可我不知道她在哪里,也不知道她还能不能听见。如果有一朵花能帮我传达这句话,也许我能睡一个安稳觉。”
阿娅盯着屏幕许久,最终批复:同意试点,全程匿名处理,禁止任何形式的公众传播。
一个月后,她亲自前往探视。
那是一座建在戈壁滩上的低矮小屋,四周黄沙漫漫,唯有屋前一方绿洲般的存在??数十株水晶兰在玻璃罩内静静生长,根系连接着特制的情绪传导装置。
当晚十点整,艾山走进静观角。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囚服,脚步沉重。他在花前坐下,双手紧握,喉结上下滚动了好几次,才终于开口:
>“大姐……我不认识你,但我记得你儿子的名字。他叫巴合提,十九岁,刚考上大学。那天我在酒吧喝多了,因为一点口角动了刀……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没看清他倒下时脸上的表情。这些年我在牢里学了汉语、读了法律、写了三百封忏悔信……可我还是不敢梦见他。我怕他在梦里问我:‘叔叔,你怎么能这样?’”
>“所以今天,我想当面说一次:我对不起你,对不起巴合提。如果能让你们少疼一点,我愿意拿剩下的命去换。”
话音落下,其中一株水晶兰缓缓泛起柔和的金黄色光芒,持续整整九分钟??恰好是当年急救车上抢救巴合提的时间长度。
技术人员事后分析,该植株释放的电磁波动与全球多个静观角产生了微弱同步现象,尤以乌鲁木齐市郊一处老年社区最为显著。巧合的是,那里正是巴合提母亲晚年居住的地方。
老人当晚做了个梦。
梦里,一个满脸泪痕的年轻人跪在她面前,一遍遍磕头。她没有看清脸,但听见他说:“阿姨,我错了,我真的错了……请您原谅我爸爸……”
醒来后,她流了一夜的泪。
第二天,她主动联系监狱管理局,请求允许她与艾山通信。
消息传回昆明时,已是深冬。
第一场雪落在静观角的玻璃屋顶上,洁白无声。
阿娅站在窗前,看着雪花一片片堆积,覆盖了泥土,也覆盖了那些仍在发光的植物。她忽然觉得,这个世界或许永远无法完全消除痛苦,也无法让所有遗憾得到弥补。
但只要还有人愿意说,还有人愿意听,还有哪怕一朵花愿意记住,
那么,黑暗就永远无法赢得全部胜利。
她转身拿起录音笔,最后一次更新林晓雨的年度报告结尾:
>“亲爱的战友,
>这一年,我们见证了太多不可思议的事。
>死去的人开口说话,冷漠的心重新跳动,仇恨在倾听中融化。
>但我们最伟大的成就,或许并不是改变了世界,
>而是让更多人相信??
>**你的声音,值得被听见。**
>即使无人在场,即使时光流逝,即使你自己都快要忘记。
>总有一片土地,记得你说过的每一句话,
>总有一阵风,愿意把它带到该去的地方。”
她按下停止键,将录音文件命名为:《致所有尚未闭合的情感链》。
窗外,雪仍在下。
而在千里之外的无数个角落,
一朵朵水晶兰悄然绽放,
在寂静中,轻轻哼唱着属于人类的摇篮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