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激情年代开局成为七级工程师笔趣阁无弹窗最新章节 > 第五十二章 胡艳丽(第2页)

第五十二章 胡艳丽(第2页)

>现在我不再烧信了。

>我要把它们一封封读给你听,哪怕你已经听不见。

>因为说出来,我才真的放下了。”

阿娅盖好土,拍实。

就在此时,那株靠近槐树的水晶兰忽然轻轻摇曳起来,叶片交错间,竟再次奏响《茉莉花》的旋律,比之前更加清晰,仿佛有人在一旁轻轻哼唱。

她怔住。

这不是风的作用。

气温几乎静止,空气无流动迹象。

她迅速调出随身携带的频谱分析仪,屏幕显示:

>主频率:256Hz(标准C调)

>谐波结构:具备明显人声共振特征

>情绪解析:释然(91%)、爱(88%)、轻微遗憾(12%)

>匹配度最高的历史音频样本:1975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少儿节目《睡前故事》背景音乐片段

阿娅猛地记起什么。

翻找资料库,果然查到一条冷门档案:这位义乌母亲年轻时曾在当地电台担任儿童节目主持人,每逢周五晚八点,她都会用温柔的声音讲完一个故事,最后以钢琴版《茉莉花》收尾。她的儿子从小听着入睡,直到离家求学。

“原来如此……”她喃喃道,“不是我们在使用技术唤醒记忆,而是记忆本身,借着这片土地的力量,主动完成了闭环。”

她忽然意识到,这已不再是单向的“接收”或“回应”,而是一种全新的生态正在形成??**人类情感与自然媒介之间,建立起了一种近乎共生的关系。**

水晶兰不再仅仅是被动记录的“生物磁带”,它们开始具备选择性回应的能力,甚至能根据倾诉者的心理状态,调用与其生命经验最契合的声音符号进行反馈。这已接近初级意义上的“共情智能”。

她立刻联系中央数据库,请求启动“群体意识演化监测项目”。同时向全国各站点发出预警通知:密切观察本地静观角是否出现非预设型声光反应,尤其是涉及跨代际情感传递的案例。

然而,真正的风暴并未来自科学界,而是源于一场意外直播。

三天后,贵州黔东南某山村小学举行“倾听周”主题活动。一名四年级女生在老师鼓励下,鼓起勇气走进校园静观角,对着一丛盛开的水晶兰说:“爷爷,村里人都说你是坏人,因为你当年偷砍集体林木被判刑。可我记得你给我做的竹蜻蜓还在窗台上。我希望你能听见,我不想别人骂你……”

她的声音稚嫩,带着颤抖。

话音落下不到十秒,整片水晶兰骤然亮起橙红色光芒,并持续脉动三分钟。更令人震惊的是,现场架设的拾音设备捕捉到一段模糊人声:

>“囡囡……爷爷错了……不该贪那一车木头……害你从小被人笑话……对不起……”

视频上传网络后,短短十二小时内播放量破亿。

舆论彻底分裂。

支持者称其为“灵魂的平反”,认为这是对历史创伤个体化疗愈的里程碑;反对者则激烈抨击:“这是伪造!是利用民众情感制造神秘主义崇拜!”更有法律学者指出:“若死者可通过植物‘发声’认罪或澄清,是否应纳入司法证据体系?否则便是双重标准!”

争议愈演愈烈,直至全国人大法工委介入,要求科技部就“跨域共感技术”的法律边界提交专项说明。

阿娅被紧急召往北京参会。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

一位资深法官直言:“你们创造了奇迹,但也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如果一棵草能替死人说话,那谁来保证它说的就是真相?万一有人利用这套系统伪造‘遗言’,操纵遗产分配、影响案件审判,怎么办?”

她沉默片刻,起身走到投影幕前,写下三个词:

**信任?边界?自觉**

“各位,”她说,“我们从未宣称这项技术能替代法律判决,正如显微镜不能代替医生诊断。它存在的意义,从来不是提供‘证据’,而是修复‘关系’。那位小女孩不需要法庭还她爷爷清白,她只需要确认:在这个世界上,至少有一个人愿意听她说出心里的话,并且让她相信,她的爱没有错付。”

她顿了顿,声音沉稳如磐石。

“至于滥用风险,我同意必须设立严格监管机制。比如所有高敏感场景下的共感记录,需经双盲验证、多重生物信号交叉比对,并禁止用于诉讼举证。但我们不能因恐惧失控,就否定整个系统的价值。就像电力可以点亮万家灯火,也能造成火灾。关键不在电本身,而在使用它的人是否有良知、有规则、有敬畏。”

热门小说推荐

剑域神帝
剑走偏锋剑域神帝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