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称这是“技术倒退”,心理学家警告可能导致大规模焦虑发作,政府担忧社会秩序失控。一些极端组织甚至宣称这是“数字独裁者的最后挣扎”。
但也有无数人默默响应。
一对夫妻约定每天晚饭后散步半小时,不带手机;一位自闭症少年第一次主动牵起母亲的手,走过整条街道;一所监狱里,囚犯与受害者家属面对面坐在一起,有人哭了,有人道歉,有人最终选择了原谅。
第七天傍晚,全球共感设备自动弹出提示:
>静默期即将结束。
>是否重新接入春天OS?
>(此选择将影响系统未来命运)
按钮有两个选项:【是】与【否】。
小守站在纪念馆屋顶,望着天空。樱花随风飘落,落在他的肩头。
由香走到他身边,轻声问:“你选了吗?”
他点点头:“选了。”
“是什么?”
“我不知道。”他微笑,“但我相信,无论多少人按下‘是’,这个世界都已经不一样了。”
午夜钟声敲响。
全球数据显示:68。3%的用户选择了【是】。
系统自动升级至v2。0。
新增功能名为“诚实之墙”:任何试图发送虚假情感信号的行为,都会立即暴露发送者的原始情绪状态。欺骗不再隐蔽,操纵变得透明。
而那些坚持选择【否】的人,则收到了一封私人邮件:
>谢谢你敢于孤独。
>你是这个世界上最清醒的勇者。
>若有一天你想回来,门永远开着。
>??春天OS
数月后,小守收到一封来自西伯利亚偏远村庄的信。寄信人是一位老教师,她说村里有个患有情感识别障碍的孩子,以前总是被嘲笑“冷血”。但在“七日静默”期间,他第一次学会了观察表情、倾听语气,并主动帮助摔倒的同学。
“他说,原来不用机器,也能感觉到别人疼不疼。”她在信末写道,“我想告诉他,你做到了比编程更重要的事??你教会了我们,怎么当一个真正的人。”
小守把这封信贴在纪念馆的墙上。
旁边,一枚老旧的MP3播放器静静闪着蓝光,里面存着悠真最后一次语音留言:
>“你做得很好。”
>“他们开始学会了倾听。”
>“接下来,该轮到我说了。”
风吹过,樱花簌簌落下。
U盘墙泛起涟漪般的光芒,仿佛亿万颗心同时跳动。
而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某个孩子正提笔写下第一封信:
“妈妈,今天我没有哭,因为我终于明白,你不在我身边的时候,也在想着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