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你可以接过我的位置,成为新的‘背景音’。代价是你将逐渐淡出物理世界,意识分散在网络中,像风一样无形,像光一样无处不在。”
>“第三……还有一个办法。不用牺牲任何人,但需要全世界一起冒险。”
“什么办法?”
>“信任。”
>“不是技术防御,不是情感疫苗,而是让所有人同时做出一个选择??自愿断开共感连接,持续七天。”
>“在这七天里,没有系统辅助,没有情绪同步,人们只能靠语言、眼神、动作去理解和表达爱。如果七天后仍有足够多人选择重新接入,那就说明人类还没放弃真实的连接。那时,系统将自动进化到v2。0,具备免疫虚假情感的能力。”
>“但如果大多数人不愿尝试,宁愿依赖系统带来的‘确定性温暖’,那春天OS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小守沉默良久。
他想起那个给儿子留言的老人,想起小女孩抱着围巾哭泣的模样,想起南极科考员读情书时泛红的眼眶。
他也想起地铁里戴着耳机却彼此冷漠的年轻人,想起社交媒体上因一句误解就爆发争吵的网友,想起政客们如何用共感数据分析民意并加以操控。
科技没有错,错的是人心的懒惰。
“我选第三个。”他说。
悠真笑了,那一瞬间,小守感觉到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仿佛被整个世界轻轻拥抱。
>“很好。”
>“那么,从明天开始,春天OS将发布史上最大规模的通知:【七日静默计划】。”
>“这不是强制,是邀请。”
>“邀请每个人,重新学习如何做人。”
回到东京后,小守召集了由香、千夏以及全球三十多个“记忆之墙”发起社区的代表。他们共同起草了一份宣言,不通过官方渠道发布,而是印成传单,由志愿者亲手递送到学校、医院、监狱、养老院。
内容很简单:
>亲爱的你:
>我们曾以为,有了共感网,就再也不用害怕孤独。
>可渐渐地,我们把“被理解”当成了权利,忘了它其实是一种勇气。
>现在,我们想请你参与一件事:
>下周一开始,请关掉所有共感设备,连续七天。
>不要用系统感知他人情绪,也不要让别人感知你。
>试着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握住另一个人的手心,去判断他是不是真的快乐或悲伤。
>如果你觉得太难,那就从一天开始。
>如果你害怕寂寞,那就找一个人,面对面坐着,什么都不说,只是陪着。
>七天后,当你再次打开设备时,如果你仍希望这个世界保有共感,春天OS就会继续运行。
>如果你不希望了,我们也尊重你的选择。
>因为真正的自由,不是拥有多少连接,而是有权选择何时断开。
>??一群相信爱可以不用代码翻译的人
消息传开之初,质疑声如潮水般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