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戒甲一一摄起,稳妥送回父母怀中。
这批孩童多来自附近山野,筋骨粗壮。许戒甲目光扫过前列几个,气血异常充沛。
“筑基修士的遗泽么。。。。”
他心念微动,不过这筑基血脉,经数代凡尘消磨,怕也稀薄难寻了。
直至暮色四合,方有九名孩童挣扎登顶。许戒甲命蒙博引至棚中取暖,继续守候。
缺月將沉,圆日欲升之际。
“又来了四个!”青萍低呼惊醒棚中诸人。
许戒甲疾步赶至阶前。薄雾繚绕处,四个小小身影正互相搀扶,一步一挪,面颊凝霜,气息如缕。
“到了,我们。。。。到了!”望见山门牌坊,四人咧开冻僵的嘴唇,眼中迸出执拗的光。
“好!好!”许戒甲连赞两声,袖中四道暖阳符电射而出,贴上孩童额头,化作融融暖流。后半夜酷寒刺骨,竟还有稚子登顶,且能相互扶持,实属意外之喜,或是可造之材!
“此番倒淘得几粒真金。”
“正是。”
青萍頷首。
一阵忙乱过后,安置好四人。
又过三日,许戒甲將十三名孩童分发四枚铜钱,遣入一偏远却设施齐全的村庄。
猎户、屠夫之家暗察胆气;织户、铁匠之家考验巧手;农家磨练耐性。如此散养七日,暗中观其行止心性,皆无劣跡。
第八日,许戒甲亲至,领回山门。
观行毕,定岗开始。
那四位夜行登顶的孩童,胆气最壮,入行道司;三名手巧心细者,归丹器司;余下六人,当中有三名矿工之后,也算偿还了硃砂矿的因果,尽入了农耕司。
大典收官日。
十三名新弟子身著簇新青衫,肃立阶前。
山脚下,心愿得偿的父母们,或焚香祷祝,涕泪纵横;或相拥而泣,语无伦次。
欢腾声浪直衝云霄,红云庙首次登仙大典,终是落幕。
云鹤离去,诸事託付许戒甲。
“蒙博。”
“师兄请说。”
蒙博躬身侍立,姿態恭谨。
“此番弟子中,有两位乃散修子弟。山脚老槐树下,候著三位道友,你去引他们上来。”